直陈条件句逻辑哲学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of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对直陈条件句逻辑的哲学研究,目标是分析直陈条件句的逻辑传统进路(实质条件句进路)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可能的进路,并从逻辑哲学的视角对其进行剖析。本文以“蕴涵怪论”为逻辑出发点,审视了传统进路所面临的基本哲学问题。总的来说,直陈条件句的研究可概括为追求与生活恰当相符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看,非直陈条件进路比传统进路更符合这一思想,但也存在困境。   本文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传统进路能否拯救?条件句概率是否等于相应的条件概率?最后,我们想回到这个问题之前的疑问:真有必要全盘否定传统进路?进而思考非真值条件进路是直陈条件句逻辑的终结?   导言部分主要说明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和整个文章的基本思路、篇章结构。   第一章探讨了传统进路及其面临的困境。传统进路是把直陈条件句视为真值函项的,也就是把直陈条件句等价于实质条件句(等价论题)。按照等价论题来解释直陈条件句,会出现一些违反人们直觉的怪论。   传统进路能拯救吗?这就是第二章要回答的问题。   H.P.C_rrice认为等价论题是真的,但要依据语用考虑补充一个区分真值条件和可断定条件的解释,他用会话含意来解释条件句的不可断定性;Frank Jackson也认为等价论题是真的,与H.P.Grice不同的是,他利用规约含意对等价论题进行辩护,他认为“怪论”的出现是因为我们自始至终搞混了真和可断定性,然而,他们对传统进路的辩护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什么是非真值条件进路?人们质疑它的原因是什么?这种思想完美吗?这是第三、四、五章要回答的问题。   第三章探讨非真值条件进路。非真值条件进路渊源于“Ramsey测验”,它描述了人们接受p,并对他的其它信念作最小信念修正后,决定是否接受q的问题。非真值条件进路的载体是“概率逻辑”,它是Ernest W.Adams对有效推理中概率传递的研究的名称,主要方法是把概率指派给条件句,然后用概率演算来揭示条件句概率关系,从而给出条件句的推理系统的概率语义,其核心思想是假定条件句的概率就是相应的条件概率。   第四章探讨条件句概率是否等于相应的条件概率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论争明显分为两个阵营:支持者认为,这个假说的产生不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因为自从概率理论产生后,人们就发现条件概率和条件句的概率这两者之间是极其相似的;反对者则认为这个假说是不成立的,“平凡结果”显示“条件句概率=条件概率"论题只有在极端平凡的置信函数中成立,否则这种解释不成立,但是,如果直陈条件句无真值,那么它就能逃避平凡结果的质疑。   第五章探讨非真值条件进路是否完美。直陈条件句无真值的观点能否成立是存在争议的,John P.Burgess的两个反例就说明了这一点;如果直陈条件句无真值,那么直陈条件句能否进行嵌套就是有疑问的,因为我们不能利用真值表来判断嵌套后的复合语句的真值;非真值条件进路尽管体现了“Ramsey测验”的思想,但是并没有完全抓住它的精髓。   在对等价论题和非真值条件进路思想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之后,本文回到了“是否要对传统进路全盘否定”以及“非真值条件进路是直陈条件句逻辑的终结”的问题,这就是第六章要回答的问题。在对这两条进路进行了归纳之后,我们走出逻辑史,从一个更广泛的历史背景中考察这两条进路出现的历史。虽然实质条件句进路在恰当反映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但是其在历史上的出现有着重要的、积极的意义,并且这种积极的意义在当代并没有完全的丧失殆尽。所以,不应该全盘否定实质条件句进路。同样,也不能过高地拔高非真值条件进路,而应该辩证的看待非真值条件进路的作用。
其他文献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基本物质保障。在人类生活对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的今天,由于传统化石燃料的有限性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给
自2003年国家开展生态县试点工作以来,国家、地方相继出台了不同级别生态县(市、区)建设指标。截止2013年4月,我国国家级生态县共有45个,已获批的省级生态县400余个,生态县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五位一体”布局之一,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在县级层面上,依据生态文明理论,进行生态县建设,实现经济生态化、政治生态化、文化生态化、社会生态化
孔子“学”的思想被一些学者从现象学和跨文化等不同角度做过诠释,本文立足于《论语》试图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道”为进路,以“学以致其道”为核心,阐述孔子“学”的思想。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维特根斯坦的后期理论对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究竟有什么启示和影响呢?布鲁尔认为可把维特根斯坦看作与迪尔凯姆、韦伯、默顿等人并驾齐驱的社会学先驱,而
本文旨在研究传统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寻求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文化渊源,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探寻儒家文化中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努力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
社会新闻涉及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它严厉抨击着社会丑恶,密切关注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社会新闻与人们社会生活有天然的接近性,并富有趣味性、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