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体旋转引起的激光自混合干涉信号分析与处理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nli1989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光自混合干涉效应是指出射激光受外部物体反射或者散射后,部分激光又重新返回激光腔内并与腔内的激光发生干涉,引起激光器输出光强及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自混合干涉是一种重要的干涉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性好等特点,可在多种应用场合上替代传统的干涉仪,因此引起了国内外科研人员的兴趣。激光自混合干涉信号包含物体的信息,对干涉信号进行适当地分析和处理,能够解调出物体信息,可用于多种物理参数的测量。本文主要对反射体旋转引起的自混合干涉信号进行了分析和处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研究了自混合干涉信号与物体旋转角度间关系式中的光调制系数,通过分析光调制系数与旋转角度的关系并由此确定物体准直位置。高斯拟合在分析质量较差的信号出现误差,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运用数字包络分析法结合高斯拟合的组合分析法对自混合干涉信号进行处理的准直技术,并将该准直技术应用于棱角角度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2)在基于反射体旋转引起的激光自混合干涉效应中,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大,自混合干涉信号位相与旋转角度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将导致基于该效应的角度测量出现非线性误差。为了降低该非线性效应对角度测量的影响,本文根据自混合干涉信号位相与物体旋转角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不同实验参数对角度测量的误差的影响并进行了模拟仿真,由此提出了一个可提高角度测量精度的实验参数优化方法。同时提出一个基于非线性效应的旋转方向识别方法。经过实验参数优化后的角度测量误差可大幅减少,在最优情况下,比未优化方法测量精度提升了一个数量级,可达10-5rad。证明了参数优化方法和方向识别方法在实际测量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其他文献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实现其功能的基本单元。理解神经元的功能是理解大脑智能来源的基础。神经元的功能简单来说就是整合接收到的大量信息,然后决定是否产生输出信号。神经元的输
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金相分析、电子显微分析及能谱分析等实验手段,通过分析比较150个样品的相组成,用相消失法和点阵参数法确定相界,测定了Fe-Ti-Sn三元合金相图
非线性光学作为光学学科中一门主要的分支学科,在激光器问世以后,就以她那新奇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短短的40年间,非线性光学在基本原理、新型材料的研究、新效应的发现与应用
用共沉淀法制备出γ-Fe2O3亚铁磁性纳米颗粒及p-MgFe2O4顺磁性纳米微粒,并用Massart法分别制备出了相应的磁性液体。将γ-Fe2O3磁性液体和p-MgFe2O4磁性液体母液按照一定的体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全固态的发电装置,它具有高效率,低污染的优点,基于这些优点,对SOFC的研究达到了空前的热度。传统的SOFC以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为电解质、使用氢气(H_2)作为燃料,其阳极通常使用Ni/YSZ金属陶瓷材料,在H_2条件下它表现出卓越的性能。但是,H_2主要是通过电解水或裂解石油制备,造成SOFC燃料成本偏高,为了降低运行成本、推进SOFC的实用化,需要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