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云丘山景区为研究样地,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了2004年由美国垦物局建立的RIRIE旅游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框架,以及数量分类、多样性一些数量生态学的方法,对景区的环境承载力以及景区植被现状进行了研究,旨在指导经营者更合理地开展生态旅游。其结果为:(1)生态承载力方面,游客前往较多的景点管理较为密集,对生态环境的管理较为成功,使其受到了良好的保护。但是,在前往一天门、三天门等景点的途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裸地和非正式路径,这需要对现有管理水平增加较低水平的关注。建议管理者在途中种植观赏性植物,加强管理。(2)空间承载力方面,云丘山景区中目前开放的这些景点,其植被分布较为密集,种类也比较丰富,依照地形铺设的路径起伏较大,周围景观连接也较为紧密。就目前开放的景点来看,在现有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的基础上,其周边区域已经几乎没有可供建造新建筑的空间。(3)采用TWINSPAN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将各样地的垃圾量、草本层盖度、幼苗量、死枝下高、裸根数量、断枝断枝数量、海拔、坡度、坡向9个指标值,代替物种的重要值,组成13×9维的数据矩阵,将植被划分为:优级植被景观区、良级植被景观区、中级植被景观区。TWINSPAN分类的结果与旅游干扰程度(TDD)的结果从某种程度上是相对应的。(4)利用12种物种多样性指数对山西云丘山景区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景区中乔木种、灌木种的丰富度和综合多样性指数上,在偏僻的、游客前往较少的、旅游活动较少的地方达到最大值。至于乔木种的均匀度来说,旅游活动的干扰使其分布趋于均匀,所以在游客前往较多的地方其值最大。对于灌木种的均匀度来说,旅游活动的相对大的区域值最大。在游客前往数量较多、旅游活动相对较大的地方,草本的均匀度指数相对较大。在偏僻的、基本无旅游活动的地方,草本层植物种类比较丰富,生长也比较旺盛,其丰富度和综合丰富度指数相对最大。②在基本无游客活动的地方,其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值达到最大,在旅游活动适度干扰的地方,其物种的丰富度次之,而旅游活动量少的地方,物种丰富度最小。在不同植被景观区的物种均匀度上,至少说明了旅游活动量适中、干扰适度的地方,物种的均匀度最大。对于不同植被景观区的综合多样性指数,则说明了在地段偏僻、基本无游客前往的地方,物种的多样性较大,旅游活动量较少或旅游活动适度干扰的地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