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作为我国提出的主动寻求与沿线国家进行优势互补,打造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融合的利益、命运共同体倡议,为中国实现过剩产能对外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细化,秉承其战略精髓,意在借助走廊建设化解中国产能过剩矛盾。 内蒙古作为中国向北开放的重要城市,与蒙俄接壤且共享4000多里边境线,现有19个向北开放口岸中蒙俄占16个。2016年《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的提出为内蒙古加强与蒙俄间联系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总之,内蒙古在经济走廊建设中凭借明显的区位、口岸、政策、贸易优势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为背景,结合2018年两会提出的推进供给侧改革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选取内蒙古产能过剩行业中的钢铁、水泥两行业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对中蒙俄三国产能合作的影响;其次从内蒙古钢铁、水泥产能现状入手分析其转移能力,解读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项目,揭示走廊建设中内蒙古钢铁、水泥过剩产能转移机理;然后把产能转移同随之带来的经济效应相联系,运用回归估计模型进行验证;最后分析内蒙古过剩产能转移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对策建议。本文从理论层面上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内蒙古过剩钢铁、水泥产能转移的分析框架,进一步丰富产能转移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现实意义上,过剩产能转移有助于实现区域内闲置产能合理调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技术进步,最终化解内蒙古产能过剩矛盾。 研究表明,随着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不断推进,各项基建项目的落实带来了大量建筑业需求,在产业关联关系的影响下刺激着内蒙古钢铁、水泥行业的产能需求。这部分闲置产能在产业级差、要素流动、市场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驱动下实现对外转移。实证分析也证实内蒙古过剩产能转移确实产生了拉动贸易和投资,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的经济效应。但是,内蒙古借助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转移过剩钢铁、水泥产能并非一帆风顺:蒙俄对走廊建设的怀疑态度、内蒙古产能转移面临的贸易和投资风险。因此,在推动内蒙古过剩产能对外转移时,应注重加强民心互通,加快交通建设,增强政治沟通,完善法律法规,确保内蒙古过剩产能顺利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