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射复合伤多见于战时核爆炸,随着和平利用核能的发展,放射复合伤也可见于平时的核事故、核泄漏、医疗照射以及脏弹的恐怖袭击。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各组织器官广泛出血是放射复合伤最重要的病变特征,也是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本研究所前期在核武器试验现场的生物效应研究中发现:在严重创伤、烧伤和放射复合伤的试验犬骨髓中观察到巨核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相互作用,即骨髓中形态较大的巨核细胞被形态较小中性粒细胞入侵、吞噬的现象,将其命名为“骨髓巨核细胞被噬现象”(megakaryocytophagia,MP),认为巨核细胞被噬是导致伤后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本课题在体观察了不同种群、不同属类、不同病伤情况下,骨髓中巨核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现象及其发生率;以分离的原代巨核细胞或巨核细胞系Dami细胞与原代中性粒细胞共同孵育,尝试以不同细胞来源和不同刺激因素复制巨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相互作用的体外模型,并研究其发生特性;以犬25%以上面积Ⅲ度烧伤为典型的在体巨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相互作用模型,研究IL-8、IL-3、核转录因子GATA-1、Fli-1以及NF-E2在巨核细胞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对巨核细胞损伤和调控巨核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相互作用的可能影响;为寻找促进巨核细胞-血小板系生成的新措施,观察了本所自行研制的重组靶向升血小板融合蛋白(L203)促大鼠巨核-血小板系生成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一、MP是在体的确存在的一种形态学表现,其发生因物种、创伤性质和疾病状况的不同而异。在所观察的各类临床病例中,部分发热病人、肿瘤放化疗患者的骨髓涂片中发现了巨核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相互作用现象。肿瘤放化疗患者还伴有外周血小板计数较低和Knofsky评分较低,提示MP+组患者一般情况更差。犬33%以上面积的Ⅲ度烧伤后,骨髓中多见骨髓巨核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相互作用,因此严重烧伤犬可以作为巨核细胞被噬现象在体研究模型。兔、大小鼠烧伤、放烧复合伤、放创复合伤致伤后,MP+发生率相对偏低,且主要发生在严重烧伤急性期或复合伤恢复期,发现了鼠类发生MP+的致伤条件。二、以分离的原代巨核细胞或巨核细胞系Dami细胞与原代中性粒细胞共同孵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