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角度剖析严歌苓移民题材小说《扶桑》中的华人“自塑形象”,重点剖析其意识形态属性及其对“套话”和刻板印象的颠覆及重建策略,在此基础上揭示出“自塑形象”的价值。该小说中叙述者建构“自塑形象”的目的是为了颠覆流传于美国社会关于第一代中国移民的“套话”、刻板印象等种族主义偏见。在对第一代华人移民史重建的过程中还可见到叙述者寻找“身份认同”的努力,叙述者不断介入小说叙事并进行反思,这就使得小说多了反思当下的意味。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写作源起,分析了关于严歌苓移民题材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介绍了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一章从总体上介绍了严歌苓小说中的“自塑形象”并对其作了归类分析。其“自塑形象”可分为“老夫少妻”形象系列、“女留学生”形象系列和“地母”形象系列。第二章具体分析了《扶桑》中“自塑形象”的意识形态属性。通过对《扶桑》的简要介绍和分析作家的写作源起,阐释了“异国形象”和它的特殊形式“自塑形象”等重要概念。并分析了作家严歌苓的“中国意识”,阐述《扶桑》中“自塑形象”对曾经流传于美国社会的关于中国人的“套话”和刻板印象的颠覆,作家通过这些叙事策略,树立起了正面的、积极的华人形象。第三章具体探讨了《扶桑》中“意识形态形象”的颠覆与重建策略。本文先对小说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及当时美国人关于中国的“套话”(如唐人街、中国佬等)和刻板印象(如付满楚等)作了阐述。随后,从重建中国文化空间、重塑中国男性的英雄形象、重塑中国女性的自尊形象等三个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了小说中的“意识形态形象”的生成策略。小说建立了以唐人街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空间,树立了以扶桑和大勇为代表的正面的、积极的华人女性和男性移民形象,进而颠覆和重建了流传于美国社会的关于中国的意识形态想象。第四章评述《扶桑》中“自塑形象”的价值,并对小说中的意识形态策略所带来的弊端作了反思。首先,阐释了“自塑形象”如何通过意识形态重塑实现了对“自我”的整合,从而颠覆了狭隘的“东方主义”倾向,树立起积极的、正面的第一代移民形象,有助于加强对“民族身份”和“文化身份”的认同。但是,意识形态策略在对“自我”进行肯定的同时,又对需要反思的地方进行了无意的袒护,如刻意营造“古老神秘东方”的氛围、将扶桑的小脚美化成吸引人的“残颓而俏丽”的东西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小说的反思性。其次,阐释了作为干预性叙述者的故事中的“我”(20世纪90年代的新移民)所产生的叙事效果。在小说叙事中,“我”不断介入故事与扶桑进行对话,大量的非叙事性话语将叙述者对现代人价值观的反思、对东西方沟通困境的思考展现在读者面前以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