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密云水库北京集水区典型荆条灌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典型荆条灌丛种群年龄结构、种群结构与格局的研究,结合“近自然林业理论”和荆条的经济开发潜能,对仿拟自然的高效、稳定生态经济型荆条灌丛结构模式与经营模式进行理论探讨,以期充分发挥荆条灌丛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国家要生态、地方要发展、农民要增收的问题。研究表明,荆条在沟谷、阳坡、半阳坡和半阴坡均为优势种,重要值分别为80.88、56.40、49.59和32.41,说明在水热条件较差的低山地区,荆条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荆条在沟谷、阳坡、半阳坡、半阴坡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说明荆条在这些地区的适应能力较强,表现出很强的资源利用能力。从封禁的天然次生灌丛来看,荆条种群呈增长型,群体中幼龄个体多,老龄个体少,只要对现存的天然次生灌丛实行严格的保护和科学的抚育,荆条种群即可以自然恢复。对群落中的荆条种群(总和)及荆条占优势生境的荆条种群进行分布格局检验,表明荆条种群为集群分布,通过检验样地中荆条种群达到显著水平。影响荆条种群生长和分布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水分因子和光照因子。密云水库北京集水区荆条灌丛近自然经营应该坚持生态性、经济性、可行性和景观性的原则,在荆条近自然经营中要坚持充分利用荆条灌丛的生态功能,发挥其护土保水、改善环境的生态效益。荆条灌丛结构调整的目标是达到结构合理、植物多样性强和生态学稳定的要求。在水平结构上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和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增加植物种类,提高植物的多样性和均匀性;在垂直结构上,建立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结构。引种一些北京山区习见的、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灌木树种和草本等措施提高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群落稳定性和旅游吸引力,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