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在线教育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对数字教育资源的质量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的数字教育资源现状还不能满足学习者学习活动的需求,尤其是面对互联网中高速增长的数字化资源,如何对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管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在线教育环境下的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为研究主题,把“众包”概念引入到数字教育资源融合、建设和管理中,借鉴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深入探索数字教育资源众包的理论机制,构建数字教育资源众包的生成模型,并在理论探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证分析法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对构建的模型开展实证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利用现有的数字教育资源,并通过众包的形式发挥了群体参与资源建设的优势,有利于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动机。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针对数字教育资源出现信息孤岛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数字教育资源众包的资源融合机制。该机制首先构建了数字教育资源众包下的资源集聚框架,包括资源集聚的流程和方式,在资源集聚流程中提出以众包为主导的贡献者参与动力机制、质量保证机制和组织机制。然后,针对数据异构和多样性问题,提出基于众包的知识元标引模型。最后,设计数字教育资源众包下的资源共享过程和调节机制。通过众包参与资源共享,不仅可以提高对已有数字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提高群体参与众包共享资源的积极性。通过对数字教育资源众包平台中资源融合的应用分析,发现能有效激发群体力量参与数字教育资源融合,扩大参与数字教育资源融合的主体。(2)针对数字教育资源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供给主体同质化、供给模式单一、供给过程缺乏共享和反馈、供给质量效能不高等问题,本文提出基于众包的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机制。数字教育资源众包建设机制是基于社会实践理论构建的,主要是基于学习者需求,生成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个性化资源;众包建设主体具有多样性,包括但不限于学习者、贡献者、用户等,在建设主体的人群层次上具有可扩展性;众包建设资源对已经存在的数字教育资源具有转化和增值的可能性。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学习者利用众包方式建设资源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并增强学习动机。(3)针对众包产生的数字教育资源相对分散,不同知识点之间缺乏明确的前后逻辑关系以及缺乏由学习者主导的数字教育资源管理方法,本文在原有目录式资源管理方法的基础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基于地图的数字教育资源众包的资源管理方法,在具体操作步骤上分为四步,选择课程和数据准备、地图的生成、地图的管理和地图可视化。同时也提出在对数字教育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相比于静态的概念图和树状目录式知识组织形式,基于众包的地图个性化呈现知识,能充分利用众包的协作共建、自主演化等优点,强调贡献群体的智慧和力量,优化知识的动态协作构建。实证部分选择了高等教育中的高等数学、数据结构和英语三门课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师生对基于地图的资源管理方式的接受度较高,并提出看法和意见,希望为以后的资源管理提供更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