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灵活就业已成为我国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就业形式。鉴于我国灵活就业产生的历史原因,在应对灵活就业养老保险问题时,我国选择了将灵活就业群体纳入到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因制度缺乏适用性导致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参保率极低,难以有效平衡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就业安全性。随着劳动力市场灵活化的不断加深,通过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制度以弥补灵活就业安全性的不足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本文在梳理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制度进程中,发现四川省灵活就业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费形成的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在2011年由全部返还调整为仅个人账户可以继承,这一制度调整通过影响灵活就业者家庭预期收益进而影响了其参保行为决策。既为本文评估灵活就业养老保险统筹账户返还政策提供了可行的“外生冲击”又为本文研究社保缴费收益对参保行为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自然实验”。首先,本文聚焦灵活就业养老保险统筹账户返还政策,利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CGSS)2008-2015年5期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社保缴费收益与参保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灵活就业养老保险统筹账户返还政策可以使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选择提高10.8%。可见四川省取消统筹账户返还不仅没有对灵活就业者参保行为产生激励,甚至出现了负向激励。此外本文通过加入一系列个人特征变量,发现灵活就业者年龄、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均会显著促进其参保行为,且女性更趋向于参保,相比拥有本地非农户口的灵活就业者,拥有非本地农业户口的灵活就业者养老保险参保行为选择概率会更低。然后,同样利用政策评估应用最广泛的双重差分方法,从个人参保行为、家庭行为选择、主观幸福感三方面评估了灵活就业养老保险统筹账户返还政策的效果。研究发现灵活就业养老保险统筹账户返还可以使家庭投资行为选择提高12.1%,使灵活就业者主观幸福感提高19.7%。同时,灵活就业养老保险统筹账户返还政策效果存在显著的教育异质性,且主要集中于对低学历灵活就业群体的影响。灵活就业养老保险统筹账户返还可以使低学历灵活就业者的养老保险参保行为选择显著提高14.7%、家庭投资行为选择显著提高12.5%,对幸福感的感知显著提高23.7%。最后,本文利用四川省2005年-2017年的基础数据,通过构建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收益模型,估算了灵活就业者在不同的缴费基数,不同的缴费年限设定下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评价了现行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结果发现在现行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制度设定模式下,灵活就业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越低,缴费时间越长,统筹账户基金的可持续期越短,所以在现行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制度设定下激励灵活就业者参保会严重影响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基于以上发现,本文提出要重视制度预期收益,完善制度激励机制;定期发放预期收益明细,提高灵活就业预期收益的信心;最后逐步探索建立适应灵活就业、可持续的灵活安全性养老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