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是翻译研究的最新进展与现代语言学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它出现于对等理论盛行的七十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是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密尔(Hans Vermeer)、赫尔兹·曼塔里(Justa Holz-Maintta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功能派翻译理论受到了译论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译论家们纷纷对其进行学术研究,宣传介绍该翻译理论。一方面阐述它的观点、翻译策略及其对翻译理论的贡献,同时也系统地揭露了它的不足之处。功能派翻译理论纠正了传统译论所存在的很多缺点,例如原文的绝对权威、译者的隐身以及忠实是翻译的最高标准。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在翻译思想体系上,以目的为导向的功能翻译理论作为指导,打破传统译论二元对立的概念;在翻译标准上,符合委托人和目标受众的要求;翻译目标是完成翻译目的;在翻译方法上,从功能角度运用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译者的地位,不再附属于原文作者或委托人,具有更大的权力与更多的责任;在原文与译文的关系上,功能派翻译理论是以目的文本为导向的翻译理论。但它本身也存在缺点和局限性,例如过分地强调译者的作用和忠诚原则。该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发展作了全面的回顾。70年代,作为第一代功能主义的创始人,赖斯在她的《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一书中,运用详实的例子,对文本进行了系统分类和语用分析,并从功能的角度审视翻译过程。80年代,弗密尔在和赖斯两人合著的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目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在弗密尔目的论的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随后曼塔里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她强调翻译过程是一种行为,强调对行为的参与者(行为发起者、译者、译文使用者、信启、接受者等)和环境条件(时间、地点、媒介)的分析。进入90年代,诺德在其《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一书中把忠诚原则引入功能主义模式,希望解决翻译中的激进功能主义问题。诺德的功能指的是使译文在目标语环境中按预定的方式运作的因素;忠诚指的是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第二部分关注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如行为理论、目的理论、翻译纲要、篇际一致和篇内一致、文化的概念和文化专属性、翻译问题与误差等。第三部分探讨功能派翻译理论所受到的方方面面的批评。对每条批评进行了概述,根据目的论和相关功能翻译理论的观点进行了答复并作了相关分析。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具有应用主义特性,有很强的实用性。第四部分探讨功能派翻译理论在中医文献翻译中的应用。在传统中医翻译方面,功能翻译理论从宏观角度为传统中医药学翻译工作者确立了合理的翻译理论架构,其目的性原则和忠实性法则,翻译纲要的概念很适合于指导难度较大的中医药文献翻译实践,避免了翻译的盲目性。为译者指明了工作方向,明确了翻译思路。更难能可贵的是,目的论的创立者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对等理论”的束缚,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今天的中国翻译界也应学习这种精神,以目的论为指导,大胆探索,为薄弱的中医药文献翻译开辟一条新道路,为中国传统医学在世界的转播和发展贡献一分力量。鉴于此,本文采取批判性的视角来研究功能派翻译理论。笔者以此抛砖引玉,期望引起更多学者对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及其应用的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从而进一步推动该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