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以三江平原植被景观为研究对象,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运用RS和GIS技术,首先确定了三江平原的植被景观类型为森林、灌丛、草甸、沼泽、水域、农田、无植被用地七大类,建立了三江平原植被景观分类系统并分别进行特征分析;其次,在确定植被景观类型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野外GPS定位调查资料,在景观水平和景观类型水平上选取景观异质性指数,再经过Fragstats软件计算得到各类景观指数,分别得出了7个景观类型不同斑块的斑块面积、斑块密度、边缘密度、分形维数、景观多样性指数、斑块形状指数、景观丰富度指数、景观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利用这些指数分析了三江平原植被景观异质性。从空间组分的异质性分析来看:三江平原农田景观变化最为明显,斑块数量增加,总体面积呈上升趋势,农田斑块合并现象比较突出;最大斑块周长、斑块周长的变化趋势基本与斑块面积变化趋势一致。水域斑块数量最少,水域的最大斑块面积在整个研究时段的变化不大,而平均斑块面积与斑块数量呈显著的反相关关系。从空间构型的异质性分析来看:研究区景观形状指数和分维指数均呈上升趋势,说明整个研究区形状趋于不规则,形状的复杂性增加,人为干扰的趋势放缓。而斑块密度反映了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与景观空间异质性程度,斑块密度越大,破碎化程度越大,空间异质性程度也愈大。在7个景观类型中,以无植被用地的斑块密度最高,无植被用地以较小的斑块状态出现,其斑块小且分散,景观异质性高,这也说明水域斑块大而且集中。由此可以看出三江平原景观更趋向于破碎化,空间异质性增加。运用马尔柯夫模型进行三江平原植被景观转化分析:可以看出三江平原植被景观异质性的增加是由于优势景观:森林、草甸、灌丛不断破碎化引起的。由于人类活动影响的加重,各种基底景观不断破碎化,斑块的形状变的更加不规则。在大量其他景观组分不断向农业用地转移的同时,农田景观组分也不断向非农业用地转移,尤其是向居民地、湿地转化。其实二者的输入、输出恰恰是相互关联的。本研究将为相关部门宏观决策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并对当地的植被恢复和保护策略提出建议,生态及社会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