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我国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五大淡水湖泊中营养盐浓度已大大超过发生富营养化水体各项指标浓度,部分水体甚至达到严重富营养化水平,使得水生态系统的平衡被破坏、自然循环功能受损;富营养化问题在破坏水生态景观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制约着社会发展,目前已受到国内外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如何更有效的修复治理富营养化水体,一直引起广大学者的探讨和研究,而生态修复作为一种治理水体污染的原则和方法,更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和前景。为了掌握富营养化藻种的生长规律和在不同浓度微生物生态修复剂投加量下的修复效果,以此作为生态修复技术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理论依据。因此本研究要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对指示藻种投加微生物生态修复剂,并对其藻类生物量和各水质指标进行连续监测,深入研究其修复效果。本研究是利用藻类生长控制模拟实验柱,研究实验室培养的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的铜绿微囊藻生长曲线和在添加微生物生态修复剂下的生物量变化,主要研究成果有:(1)微生物生态修复剂初步效果评价和最佳投加量研究。向藻类生长控制模拟实验柱中接种实验室培养的处于对数增长期的铜绿微囊藻,并分别投加2mg/l、5mg/l和10mg/l的微生物修复剂,定期监测藻种密度、总氮和总磷浓度的变化,从而初步了解微生物生态修复剂对藻类的生长抑制效果以及脱氮、除磷的效果。通过研究得出,随着微生物修复剂投加量的增加,实验水体的藻密度,总氮和总磷浓度呈下降趋势,但比较5mg/l和10mg/l投加量下的水质改善情况,没有显著变化。因此,在本实验条件下,微生物生态修复剂的最佳投加量为5mg/l。在该投加量下,实验柱中的藻密度、总氮和总磷浓度可比空白柱中分别降低24%、27%和38%。(2)微生物生态修复剂对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分层沉淀的影响研究。在初步了解微生物生态修复剂对藻类的生长抑制效果以及脱氮、除磷的效果的基础上,向藻类生长控制模拟实验柱中接种实验室培养的处于对数增长期的铜绿微囊藻,并分别投加5mg/l和10mg/l的微生物修复剂,定期监测不同水深处藻种密度、总氮和总磷浓度的变化。通过研究得出,在不同浓度的微生物生态修复剂投加量下,随着水深的增加,两个深水柱上、中、下三层的藻密度、TN、TP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尤其在5mg/l的投加量时,实验柱中水质改善情况明显,藻类大量沉降到实验柱底部,下层藻密度绝对值占藻密度总量的51%,有效抑制了铜绿微囊藻上浮,在水面聚集形成水华现象。(3)无机碳浓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特性影响的研究。同样向深水柱中接种实验室培养的处于对数增长期的铜绿微囊藻,并分别投加3mg/l和30mg/l的Na2CO3作为无机碳源,定期监测藻种密度、总氮和总磷浓度、碳酸盐碱度以及叶绿素a的变化,从而初步了解在水体中氮磷充足的情况下,改变碳酸盐浓度对藻类生长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随着碳酸盐碱度的增加,实验水体的藻密度、pH、叶绿素a浓度均成上升趋势。所以,降低水体中碳酸盐浓度,可以明显抑制藻类的生长,起到抑制水体富营养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