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二十多年的体制改革,中国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近年来,年均8%左右的GDP增长幅度,充分反映了体制(市场经济制度)对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推动作用.经济学家樊纲曾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作了一个粗略的估计,他预测在未来的二十年内,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然可以保持8%这样高的水平.经济发展能够创造这样的奇迹,是与中国政府持续推行全面开放的经济政策是分不开的.这本身也说明改革开放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但是,巨大的改革成就并不能掩盖我们在某些领域改革的不足,诸多现行体制仍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制肘.比如:在中国大多数基础产业中还没有进行卓有成效的市场化改革,尤其是,在能源、电力、通信、自来水、铁路、邮电等产业领域还存在着政府垄断产业或市场的现象.显然,如不尽快触及这些领域的话,就必然会对资源的配置效率、收入和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与公正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这一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就会对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与国家的长治久安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在基础产业领域中进行市场化改革,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进一步开放政府垄断的行业和市场,努力形成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实现基础产业的市场化运营,对基础产业实施大刀阔斧的结构性改革,是一项关键之举.为此,作者认为,今后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必须着重从深层次上触及由国家长期垄断的基础产业领域.唯有如此,才能在未来若干年内使中国经济保持长久不衰.该文提出,在基础产业领域引入竞争机制,继续开放内外两个市场,是我们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必然选择.然而,引入竞争并不等于不要管制,政府开放这些产业领域后,如何从宏观层面上对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呢?该文提出如下建议:借鉴英美等国微观规制的经验,结合中国前些年来在这些产业领域里的改革实践,进一步明确产权关系;设计开放市场的总框架,加大开放市场的力度;明确政府退出市场的顺序;允许多种市场准入形式;逐步扩大政府管制机构的管理范围;管制的重点应逐步缩小;逐步扩大司法对市场管制的介入等.鉴于作者水平有限,该文的一些看法也许不太成熟,文中不免存在着各种缺点,希望各位教授、专家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