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汽车行业对先进高强钢性能要求的提高,加快高性能汽车用钢的研发和实现其工业化应用对汽车行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中锰钢作为新三代先进汽车用钢的典型代表,其抗拉强度大于1000 MPa时,延伸率仍可达30%,且其生产和合金成本相对较低,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中锰钢的制备工艺主要为热轧、冷轧和临界热处理,其微观组织主要以“多尺度、超细、复相”为典型特征。中锰钢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主要依靠超细/纳米尺寸多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76020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汽车行业对先进高强钢性能要求的提高,加快高性能汽车用钢的研发和实现其工业化应用对汽车行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中锰钢作为新三代先进汽车用钢的典型代表,其抗拉强度大于1000 MPa时,延伸率仍可达30%,且其生产和合金成本相对较低,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中锰钢的制备工艺主要为热轧、冷轧和临界热处理,其微观组织主要以“多尺度、超细、复相”为典型特征。中锰钢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主要依靠超细/纳米尺寸多相和多尺度微观组织之间的协调变形和增强的相变诱发塑性(Transformation-Induced Plasticity,TRIP)效应。为了解决超高强中锰钢冷加工或冲压成形过程中的回弹及模具磨损等问题,中锰钢的温热成形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论文在对典型中锰钢进行Nb-Mo复合微合金化设计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微合金元素、温轧和临界热处理制度等对中锰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超高强汽车用钢的增强增塑机制以及微合金元素的作用机理;基于温/热冲压和淬火&配分(Q&P)技术,研究了冲压工艺参数对U型结构件表面质量、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讨论了冲压成形不同阶段微观组织的演变机理以及成形温度对U型件典型区域拉伸过程中变形行为的影响机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轧制和临界热处理制度对温轧中锰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温轧压下率由25%增至95%时,实验钢临界热处理后的微观组织形貌由板条状变为等轴和板条状的混合形貌;当临界热处理温度由590℃增至710℃时,组织中等轴状晶粒的比例增加。温轧中锰钢经650℃临界热处理60min后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即抗拉强度高达1340 MPa,且延伸率为44%。(2)拉伸变形温度对温轧中锰钢拉伸过程中的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和变形机制产生重要影响:当拉伸变形温度在-50~150℃温度区间时,随着拉伸变形温度的升高,残余奥氏体的机械稳定性增加;当拉伸变形温度在-50~25℃范围内时,实验钢的变形机制主要为TRIP效应;当拉伸变形温度在50~150℃范围内时,实验钢的变形机制为TRIP+TWIP 效应。(3)设计了三种不同Nb和Mo含量的中锰钢,系统地探究了微合金元素Nb/Mo对温轧中锰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Nb/Mo添加能够使温轧中锰钢在不损失塑性的情况下,提高实验钢的强度;当临界热处理时间较短时,Nb/Mo添加降低了组织中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但增加了奥氏体的机械稳定性;当临界热处理时间较长时,Nb/Mo添加能够同时增加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和机械稳定性;Mo降低了(NbxMo1-x)(C,N)与铁素体的界面能以及析出相的熟化速率,增加了纳米析出物的密度,降低了纳米析出物的平均尺寸;(NbxMo1-x)(C,N)析出物的最佳析出温度在600℃附近。(4)以Nb-Mo复合微合金化的中锰钢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成形温度对实验钢U型件典型区域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无论冲压成形温度在单相区(760℃)还是两相区(700℃),实验钢U型件均具有优良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且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在700℃,U型件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1424MPa和22%;在760℃,U型件的抗拉强度高达1717 MPa,且延伸率仍较高,约为16%。(5)将Q&P工艺应用于中锰钢的冲压成形过程,并评估了单相区和两相区冲压后U型件典型区域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Q&P处理促进了孪晶马氏体和碳化物的生成,显著提高了 U型件的屈服强度;Q&P处理提高了奥氏体中的碳含量,进而提高了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当成形温度分别为720℃和800℃时,U型件的强塑积分别可达29 GPa·%和23 GPa·%,是现有22MnB5钢U型件的两倍以上。
其他文献
手术是医院为患者提供的主要医疗服务,是医院日常运营管理中最为重要、占用医疗资源最为密集的一项医疗活动。根据手术时间的紧迫性可以将手术分为三类:择期手术,限期手术和急症手术。其中,择期手术是指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实施的手术,手术时机的把握不致影响治疗效果,容许术前充分准备或观察,再选择最有利的时机施行的手术,在三类手术中所占比重高达86%。由于择期手术所占比重较大,患者作为择期手术需求者,其对择期手术
随着预应力技术在结构工程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该技术在大跨度、大空间、高层、重载和特种结构等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目前很多桥梁均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于车辆日趋大型化、重载化,实际交通量远远超过设计交通量,以及新旧桥梁设计规范的荷载设计标准不统一,导致桥梁发生超载损伤,如果不及时对损伤桥梁采取措施,会对交通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但是,损伤桥梁全部拆除重建,是不现实也不经济的,对损伤桥梁进行维修
城市用地蔓延引发了耕地资源流失、环境污染及交通拥堵等一系列的城市问题,所以有效控制城市用地蔓延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辽中南城市群作为九大区域性城市群之一,近十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12.57m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26m2,城市用地过度扩张显著。所以,为提升辽中南城市群城市土地利用强度,实现城市及城市群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对城市用地蔓延进行调控,引导城市用地合理扩张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已有城市用
对于软弱破碎矿体的开采,围岩发生大变形是主要的巷道和采场失效形式。随着采矿转入深部,在深部高地应力条件下,这种大变形会日趋明显。对于这类矿岩条件,若支护不恰当或不及时,极易诱致挤压大变形灾害。对该类巷道围岩变形机制及控制技术的研究需要采用大变形方法,目前尚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本文基于有限变形次弹塑性理论,对深部软弱岩体圆形巷道开挖过程中的大变形行为、挤压围岩-支护相互作用过程、断面重塑扩挖、超前导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在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大趋势的国际背景以及我国解决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问题、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国内背景下提出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系统的生态文明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品牌赋予产品更多的内涵和更强的生命力,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和在激烈竞争中的有效法宝。只有了解消费者,才能塑造有竞争优势的品牌。学者们积极探讨消费者决策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品牌选择和品牌忠诚等领域一直是消费者行为的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为企业实践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以“促进消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稳步实施,土木工程建设迅猛发展,城市建设逐渐向立体化发展、桥梁工程逐渐由内河向外海扩展、资源开发也由陆地转向海洋,跨江、跨海大桥等结构形式层出不穷。埋置基础因具有稳定性好、整体性强、刚度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据统计,76%以上的跨江、跨海大桥采用此类基础型式。以大桥锚碇沉井基础为例,结构运营期间基础主要承受来自主缆巨大的水平拉力,此时,水平荷载作用下地基的应力状态和承
智慧城市政策起源于1992年新加坡的“智慧岛”计划,当时并未引起广泛关注。2008年美国的智慧城市政策实践引发各国的广泛重视,此后这一政策被视为应对城市病的一剂良药,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扩散。2009年,我国省级层面的北京、地级市层面的泉州等城市率先在国内采纳智慧城市政策,随后其他城市陆续跟进。目前,智慧城市已经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在中央政府相关政策出台和政策试点的推动下,已有500余城市宣布采纳智
人脸识别已广泛应用于金融、公安、交通等领域,但在实际中,当人脸图像受到表情、光照、遮挡、低分辨率等因素的影响时,其特征提取较为困难。并且,人脸面部生物特征的相似性会出现类内散度分布大于类间散度分布的情况,不利于分类。因此,提高人脸图像的特征提取质量和可判别性一直是人脸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人们发现以流形学习和稀疏子空间学习为代表的非线性子空间学习可以揭示人脸图像的本证结构信息,有利于提高
随着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加剧,作为下一代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利用体系,能源互联网备受关注。为实现网络内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研究能源互联网能源管理问题是关键所在。由于能源互联网能源优化调度问题呈现出较强的分布式和自主性等特点,导致其调度指令的制定与执行更加依赖于“自能源”间的协同合作和信息交换,因此考虑“自能源”间协同调度过程中存在的时滞、噪声等多源干扰以及外部环境对其产生的扰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