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胃癌是指发生在胃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每年全球约有64万人因胃癌死亡,癌症死因居肺癌之后排第2位。据报道,我国2000年胃癌死亡率为24.65/10万,是欧美发达国家的3.8~7.9倍。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关于胃癌危险因素的研究显示,环境因素、生活水平、饮食习惯、心理因素、免疫系统功能、遗传因素和化学性和生物性的致癌物等,如食物中的亚硝胺, EB(Epstein-Barr,EB)病毒、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等,可以使胃上皮细胞DNA发生突变,导致上皮组织增生。免疫缺陷可又使机体对异常细胞的免疫监视功能丧失,这些综合因素决定了胃癌的发展过程和结局。目前,众多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成果对胃癌发生机制的阐明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以免疫系统、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细胞黏附分子、细胞凋亡、代谢酶多态性、癌基因、抑癌基因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和基因多态性等方面研究较为深入。胃癌发生相关的癌基因研究表明,目前至少有9类基因与胃癌的发生存在关联,ras基因、VEGF基因、Survivin基因、hTRT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Ki-67核抗原基因、CDK4基因和MMPs基因等;抑癌基因研究表明至少存在13类,包括PTEN基因、p16和p27kip1基因、p21基因、p53基因、TGF-βⅡ受体基因、Smad 4基因、Caspases-3基因、Fas基因、maspin基因、KAI1基因、RECK基因、E-Cad基因和MHC基因等。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也是成为胃癌发生机制的研究热点。微卫星(microsatellite,MS)是指DNA基因组中小于10个核苷酸的简单重复序列,又称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TR),MSI由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引起,当MMR基因发生突变时,可引起许多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出现MSI现象,使细胞的增生及分化异常,从而参与肿瘤发生。现已发现15%~39%的胃癌中可发现MSI。在1994年哈佛医学院Bahram S发现了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MHC-Ⅰ类区域,另一类MHC-Ⅰ链相关基因(MHC classⅠchain-related genes,MIC)家族,这些基因的组成、表达和产物不同于HLA-Ⅰ类基因。MIC包括MICA、MICB、MICC、MICD、MICE、MICF和MICG7个成员,其中只有MICA、MICB具有编码、表达、转录蛋白的功能。外显子5较特殊,在296号位置处存在微卫星结构,根据微卫星(GCT)n的差异至少已发现了8个等位基因,分别命名为A4、A5、A5.1、A6、A7、A9、A8和A10等,其中6个等位基因的不同仅由微卫星重复序列数目的差异引起,另2个还存在结构上的差异,如A5.1是由5个GCT重复顺序再加上一个额外核苷酸插入的序列(GGCT) ,插入在第2个GCT重复顺序后。MICA不同等位基因与自身免疫病的研究表明MICA分子通过与相应受体NKG2D结合可传递活化信号,活化γδT细胞、NK细胞等参与天然免疫的细胞,与多种自身免疫病及肿瘤的发病相关,包括白塞氏病、强直性脊柱炎、Ⅰ型糖尿病、直肠癌和白血病等。最近研究发现,MICA基因第5号外显子的等位基因A5.1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避机制。MICA*A9等位基因的存在提示患胃癌的风险高;MICA*A6等位基因的存在则预示患口腔鳞状细胞癌的高风险。这些资料均为进一步研究MICA基因多态性与肿瘤的关系奠定了基础。青海省是多民族的高原内陆省份。据199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青海省男、女胃癌死亡率分别为52.6及27.8(每10万人口标化死亡率)(高于当时全国男、女胃癌死亡率10.9及8.2),居全国最高。其主要原因可能与青海省内大部分区域位于新生代火山岩带有关。中国胃癌高死亡率的省、自治区分布在中国的西部、西北地区及东南沿海一带,较西南和华南地区胃癌死亡率高。其次与高原气候有关:青海地处高原,平均海拔2300~3000m,高原居民长期处于低氧环境中。动物试验证明,低氧组胃粘膜的溃疡指数较对照组明显为高。亦可能与特殊的饮食习惯有关,居民饮食习惯调查发现,世居者嗜烟、嗜酒,长年食用腌制酸咸菜及高盐、烧烤、油煎食物,此类食物中多含亚硝酸盐及多环类致癌物质。针对青海省多民族聚集的实际情况,胃癌死亡率高发除现已证实与高原环境和特殊饮食习惯有关外,还可能与民族遗传性有关。胃癌高发或许有其特殊的民族遗传特征参与,从遗传特征着手,是研究高原多民族地区胃癌高发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基于上述依据,本文意在选取人口最多、世居青海省的汉、藏和回三个民族健康人和胃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在众多候选基因中,本文选择与机体免疫功能调节相关基因MHC-Ⅰ类基因区非经典的MIC基因家族的第一个成员MICA作为研究目标基因,探讨MICA第5外显子跨膜区(transmembrane,TM)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其微卫星基因结构可以作为一个有用的遗传标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MICA基因本身及其附近DNA序列或基因与所研究疾病的关系。故,本次研究期望初步分析三个民族的MICA*A5基因,为阐明胃癌的基因机制和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世居青海的无血缘关系,胃组织切片确诊胃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包括42名汉族,42名回族,54名藏族,共138名。其中汉族47岁~76岁,平均年龄57岁,回族55岁~73岁,平均年龄56岁,藏族48岁~70岁,平均年龄59岁。选择世居青海的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包括32名汉族,44名回族,90名藏族,共166名。其中汉族年龄49岁~67岁,平均年龄51岁,回族46岁~65岁,平均年龄51岁,藏族50~69岁,平均年龄54岁。样本采集来源:病例组:青海省人民医院汉族13例、回族17例、藏族17例;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汉族21例、回族20例、藏族27例;青海红十字医院汉族8例、回族5例、藏族10例。共138名。对照组:青海省人民医院汉族10例、回族20例、藏族23例;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汉族12例、回族19例、藏族39例;青海红十字医院汉族10例、回族5例、藏族28例,共166名。采集样本全血,提取全血DNA基因组作为研究材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产物测序分型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ing based typing,PCR-SBT),对该MICA*5跨膜区微卫星结构进行分型,计算基因频率及其分布情况。统计方法:结合核苷酸序列测序记录基因频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分析,以χ2拟合优度分析各组基因型分布频率,χ~2、Fisher′S确切概率法检验各组间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中汉族以*A5(28.1%)、*A5.1(25.0%)较高,回族以*A5(31.8%)、*A5.1(25.0%)较高,藏族以*A5(34.4%)、*A6(17.8%)较高;对照组中三民族分析发现三民族间MICA-TM区等位基因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共检测出七种MICA-TM区微卫星多态性等位基因(*A4、*A5、*A5.1、*A6、*A7、*A8、*A9),其中MICA*A7、MICA*A8两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回族和藏族首次被检测到。汉族以*A5(42.9%)等位基因频率最高,回族以*A5.1(57.1%)等位基因频率最高,藏族以*A5(40.7%)等位基因频率较高,分析发现回族与藏族*A5、*A5.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统计学差异(χ~2=8.003,P<0.017;χ~2=23.300,P<0.017),汉族与回族上述两个等位基因频率亦有统计学差异(χ~2=8.400,P<0.017;χ~2=9.685,P<0.017)。病例组与对照组分析发现回族MICA*A5.1分布频率( 57.1% )较回族对照组( 25.0% )高(χ~2=9.181,P=0.002 ;OR=4.000,95%CI=1.600~9.997)。结论对照组中汉族、回族、藏族等位基因MICA*A5、MICA*A5.1分布较高,这与国内相关学者研究结果相一致。对照组三个民族间的比较分析,并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与现有研究资料MCIA等位基因分布具有地区和种族间的差异性的结果并不一致。病例组中共检测出七种MICA-TM区微卫星多态性等位基因,其中MICA*A7、MICA*A8两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回族和藏族首次被检测到。病例组回族与藏族*A5、*A5.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统计学差异。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分析发现,病例组中回族MICA*A5.1分布频率较对照组高。因此我们认为,回族人群中MICA*A5.1等位基因很可能是胃癌易感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