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主产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ang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主产区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域,更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同时,粮食主产区也是我国主要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输出地区。粮食主产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仅关系到粮食主产区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主产区农民的增收,同时,还对国家的粮食安全产生影响。 本研究主要的目标是分析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宏微观基本情况,分析转移农村劳动力非农工资收入水平及其带回家中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转移农村劳动力进行就业地域选择决策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探讨了粮食主产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了以下研究内容: 第一,分析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研究的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是我国主要的转移农村劳动力输出地区,每年约有近1.2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但是,目前粮食主产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整体水平仍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主要表现在,转移农村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比重依然很高,农业剩余劳动力绝对数量仍然很大。同时,转移农村劳动力仍然以男性为主,且平均受教育水平较低。转移主要以省外国内转移和本地转移为主,且从事的行业儿乎包括了二、三产业的所有行业。目前,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兼业型转移为主,转移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第二,测算了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规模。计算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剩余劳动力总规模约在1亿人左右。 第三,分析转移农村劳动力非农工资收入和带回家中收入的决定,以及就业地域格局选择问题。结果表明转移劳动力的年龄、受教育水平、工作经验等对其非农工资收入有重要影响,而转移劳动力带回家中的收入主要受其非农工资收入的影响。而在就业地域选择方面,年龄较小、文化水平越高以及所在村外出务工人数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更加可能在异地就业。 第四,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粮食主产区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并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没有减少,二是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另外,主产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增加粮食生产投入及农民抗风险能力有较大帮助,但是,由于非农收入降低了农民对于种粮收入的依赖程度,粮食生产呈现投入集约化和田问管理粗放化的特征。 第五,比较了英、美、日、印、韩等国家或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和采取的各种措施,对国际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梳理,从中整理出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本研究的成果有利于对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有一个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了解,对提高转移农村劳动力收入水平,促进粮食主产区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应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给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政府应该积极推动粮食主产区非农产业的发展,重视农民素质的提高,协调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主产区粮食生产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确保粮食主产区城乡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高科技发展将对21世纪人类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中国进入21世纪面对很多新问题和新挑战,中国小城镇正经历一个急剧变革的
期刊
国际市场进一步开放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加速了世界茶产业的竞争和融合。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19世纪中国茶叶居于世界垄断地位,WTO以后,中国茶叶的贸易地位发生戏剧性的
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必修)新教材于2019年9月在全国部分省市正式使用,并逐步在其他地区实行.通过对新旧教材的章节目录、活动性栏目及具体内容增减的比较,可以看出新教材变化
期刊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等186项国家标准,现予以公布.rn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
期刊
设计实验使学生通过宏观现象,展开微观分析、再进行符号表征,完成离子反应概念构建和本质研究,培养学生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化学学科的思
期刊
MIL-53复合材料在很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概述了MIL-53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近年在光催化、催化氧化、杂化膜、液相色谱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屈指算来,我从事党的宣传工作已整整周年了。30年来,在宣传思想战线上我当过新闻战士、新闻干事、宣传干事、政治协理员、代政治处主任、党支部书记、宣传科长等职。回顾从事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