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及其后果研究 ——以华仪电气为例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b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于国外企业分散的股权结构,我国企业普遍表现出较集中的股权结构,大部分股权都掌握在少数权利人手中,这使得企业的控股股东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与话语权,委托代理矛盾逐步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发展到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矛盾。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中小股东无法对控股股东实施有效的监督,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频繁发生,不利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正是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动因、手段及其后果进行探讨。本文立足于委托代理理论、控制权私利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以相关文献为依托,构建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华仪电气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展开深入研究。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控制权集中且股权质押导致两权分离以及控股股东陷入财务困境是其利益侵占的导火线,而内部治理失效与外部监管不足等因素给控股股东利益侵占提供了便利,导致控股股东进行利益侵占所获得的收益远远?于其所付出的成本;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手段较为复杂、隐蔽,常见的手段有占用募集资金、违规担保以及占用非经营性资金,外部利益相关者很难对其有所察觉;运用比较分析法和事件研究法分析得出: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会导致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恶化、再融资困难并且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本文建议:构建适当的股权结构,引进机构投资者与增加员工持股;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加强信息披露以及对关键岗位人员进行培训等方式来完善内部治理;增加外部监管渠道,强化媒体监督。通过华仪电气的案例研究,本文期望能帮助提升利益相关各方对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认识,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尽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我国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不断深化。芯片作为制造业中所有整机设备的“心脏”,在我国科技革命和技术革命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我国芯片严重依赖进口,给国家带来较大的信息安全和战略压力,“芯片国产化”已经成为国家长期重要的发展战略。面对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政策扶持,芯片行业上市公司未来前景广阔,其成长性备受政府、企业和投资者的关注。本文的研究内容分
我国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听得懂管理层的“言外之意”吗?上市公司的年报业绩说明会近年来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已有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上的文本信息为增量信息。本文将基于上述基础,更深入地探究投资者是否能够解读这些文本信息,更进一步,这些文本信息会带给资本市场如何的反应?本文首次采用文本向量化方法对2013-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业绩说明会上的管理层语调数据进行分析,首次将其提炼为市场语调,
十九大以来,经济高质量发展呼声不断高涨,旅游业逐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高地。然而,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原本创收向好的旅游业遭受重创,疫后旅游经济发展不仅承担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还肩负着联动相关产业减轻疫情“后遗症”的重担。以浙江省为例,各县市立足两山理论,将“治水”作为突破点,依托水环境优势推动旅游经济增长,旨在以“旅游业”为重要抓手,将绿水青山护得更美,将金山银山
作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连接纽带,小城镇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飞速发展过程中,很多地区只着眼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因而在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却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渐重视,小城镇环境整治迫在眉睫。自2016年,浙江省提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后,3年间,浙江省各地小城镇整治得颇有成效。本文研究了萧山区楼塔镇在整治环境过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弥补了财政收支缺口、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同时导致了政府债务规模的急剧扩张。由于地方政府有优先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的资质,因此地方债务扩张使得资本市场的整体配置效率降低,随着其信贷扩张新增的信贷资源主要流向了国有和低效率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私有、高效率的企业债务。在经济日益下行,资源配置效率低的背景下
自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来,科技创新对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直是我国实现发展的核心。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引导下,创新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日益受到民营企业家的重视。目前,随着第一代家族企业创始人逐渐步入花甲之年,很多民营企业都面临家族传承的问题。很多实证结果表明,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过程中,企业的创新能力
2014年3月“11超日债”的实质性违约打破了债券市场的刚性兑付。近年来,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关制度规范以退出隐性担保,促使发债主体风险自担,违约进入常态化,这将使市场参与者进一步关注债券的信用风险。在此背景下,限制性条款作为一种有效的内部增信措施逐渐被引入到债券契约中来。这类条款往往对发债主体经营过程中可能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进行限制,或是在侵害事件己经发生后进行补救和追偿,以帮助债券投资者更好地维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国企业家越来越多的从机会导向型向创新导向型转变,因此十分有必要对激励企业家加大研发创新的前因进行深入研究。企业创始人对企业有着特殊情感,相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更加希望自己创建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从理性角度来看,创始人与企业股东的目标都是企业能够长久发展,这一共同点使得创始人和股东成为了利益共同体。企业创始人或者说是发起人,由
当前,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促进技术创新是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企业是经济社会创新的主体,有效的研发活动不仅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并且对国家的高质量经济发展也有较大助益。但是,企业创新投资不仅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而且在短期内很难看到收益,具有较高的风险,因此面临着严重的融资困境,企业创新发展存在较大的阻碍。货币政策直接作用于资本市场,关系着整个社会的资金供给和融资成本,能够影响企业创新投资客观存
流动性不足一直以来是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痛点,严重阻碍市场的发展步伐。流动性匮乏问题导致债券价格中兑现了一部分市场“噪音”,进而造成债券真实价值和交易价格背离。特别地,国债这类主权债务资产由国家信用背书且作为市场中其他债券产品定价的参考基准,若国债资产因流动性不足而导致价格失真将直接影响到其他资产的定价合理性,同时这种影响可能会冲击甚至扭曲其他金融市场产品的定价效率,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国际清算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