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常学常新,可以从中汲取理论和智慧以指导实践。以什么样的态度方法看待意识形态、怎样切实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如何厘清和辨析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现实困境,实现创新性发展的关键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虽已问世一百七十余年,但其内涵价值深厚,是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关键性著作。因此,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出发,做到从源头上梳理、从经典中领悟,寻找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在价值和现实启示,对于在新时代加强意识形态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长效发展,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进行国内外研究述评基础上,理解意识形态概念,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唯物史观间的关系,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挖掘提供理论和逻辑基础;对《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内容进行解读,为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挖掘提供文本基础;再将分析得出《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进行对应,挖掘和阐发《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思想政治教育意蕴的主要内容和现实启示。具体内容主要包括4章。第1章是引言,阐明研究背景和意义,形成对国内外研究动态的整体认识,明确论文的核心概念和内涵;然后理清研究思路,阐述研究方法,构建整体研究内容,分析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2章为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的相互作用。一方面,明确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是辩证统一的。意识形态能够决定思想政治教育性质,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又能反过来巩固意识形态地位,发挥意识形态功能。另一方面,基于唯物史观的视域,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促进主流意识发展、凝聚群众实践共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社会作用。第3章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解读。通过分析“现实的个人”这个唯物史观的基本前提,探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进一步剖析“市民社会”,指出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分歧;立足“社会意识”的物质性和实践性分析其深刻的物质性根源,通过“分工产生”和“阶级分化”揭示意识形态产生的历史和阶级根源;分析“社会意识”的能动性和反作用,指出意识形态具有批判辩护、社会整合、社会动力、共产主义引导四大功能。第4章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思想政治教育意蕴的主要内容和现实启示。首先,明确《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其一,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灌输,实现最大程度上的社会动员与整合,促成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和价值。其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理论中更好地联系实际,实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其三,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灵活运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方法,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作风,不断提升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其四,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注重有利政治环境,有效利用社会环境,不断丰富物质环境,发挥实现环境育人功能。其次,阐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思想政治教育意蕴的现实启示。从宏观上看,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意识形态理论,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发挥社会意识能动性,推进文化教育建设。从微观上看,教育主体即教育者,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积极满足教育客体即教育对象的需求,着眼他们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结合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领域,也是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思想深邃、意蕴深刻,必将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彰显真理的价值和力量,在进一步研究中,还要在经典文本的深刻解读、思想政治教育与之结合的实践运用等方面作更深入的分析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