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政策是现代政府发展与管理教育的基本手段,政府制定和实施教育政策的本质是对教育利益进行分配并作出教育制度安排。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如何直接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民族教育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发展民族教育事业而制定的保障性政策,是民族教育发展的指南与保障,其实施成效如何直接影响民族教育的发展。研究主要借民族地区教师继续教育政策实施效果这一案例透视民族教育政策实施效果,发现其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提高民族教育政策实施效果的建议。研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并利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及参与式观察等方法,结合依据教育公平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以及国家颁布的有关民族地区教师继续教育政策的政策、法规中民族地区教师继续教育应达到的目标等制定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职业道德以及民族地区教育应具备的多元文化素养四个维度,探讨了民族地区教师继续教育政策实施效果。通过对调查所得数据的分析并结合访谈,研究发现通过实施民族地区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提高了教师教学技巧,丰富了教育理论知识;增强了教师对自身角色以及职业的认同感。但是,该政策实施同样存在教师多元文化素养提升程度较低;双语教学能力提升程度较低;不同教龄、学科、城乡教师其各方面提升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等问题。研究认为导致这些差异原因的主要集中在继续教育内容趋同,针对性不强;继续教育政策“缺失”民族特色,针对民族地区多元教育特点的培训不突出;学校经费欠缺,民族地区各学校、学科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机会不公现象突出等方面。因此,从该政策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民族教育政策实施忽视对民族教育在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中作用、角色的规范;民族教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过于注重对国家颁布的教育政策的“照搬”,忽视民族地区的教育实际;偏重于照顾双语政策、照顾民族学校而忽视其他政策、其他学校的状况的问题。因此,研究建议应从明确多元文化理念;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应从民族教育实际出发,解决其特有问题;明确民族教育内涵,确定民族教育政策目标群体等方面入手,提升民族教育政策的实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