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相关论文
作为《诗经》首篇,《周南·关雎》具有明大旨的意义,因而其解释历来为注家重视。《论语》的“《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之语对于......
南宋理学家真德秀《论语集编》是为诠释朱熹《论语集注》而作,可视为朱子“集注”之疏解,对其有“铨择刊润之功”。本文以《论语集......
道德批评是朱熹文学批评的重要特征,其中对屈原与扬雄、陶渊明与王维两组著名作家的评判最为典型。他以“忠节”观念作为评价作家及......
中国古代对《论语·公冶长》子曰“吾与女弗如也”的解读存在很大分歧,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汉儒解为孔子说自己与门人子贡俱不如颜回......
通过研究朱熹《童蒙须知》《小学》《朱子家训》等著作中的儿童教育思想,分析其主要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原则,结合当今儿童身心的发展......
《小学》虽因内容艰涩、语言拗口而受到指摘,却得到了帝王、最高教育机构、地方官员与知名儒者的大力表彰、刊刻与颁布,并成为宗室小......
朱熹以礼持家、读书明理、知行并进的家训及其思想,不仅为朱氏后代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而且对江南文人士大......
江户时代,朱熹易学典籍的翻译和传播达到了顶峰。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认为,翻译活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深受当时代“文化建制”的......
“诚”从春秋时代表示“敬神”的宗教观念开始逐渐演变,发展成具有道德、哲学意义的重要儒家思想概念,并在中日两国扎根。在中日儒......
在朱熹思想中“欲”和“人欲”是不同的范畴,其讲“灭人欲”“去人欲”并非要人“灭欲”“无欲”,而是主张克制不合于理的过分欲望......
朱注《论语》被公认为是儒家思想研究的标准典籍,成为判定它能否被划归为儒家的重要标志。《敦煌论语写本》的出现,对朱熹《论语》的......
朱熹虽常被认为是理学家,但其并非不言心。朱熹之“心”具有形上与形下两种内涵,即心脏之心与虚灵之心,并认为二者不可或缺。在心与理......
“知止”是《大学》中的重要概念,朱熹围绕着“知止”阐发了诸多思想。“止”的含义在于人之为人的德性根本立足之处。“知止”是对......
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是《大学》核心意涵,同样也是历代以来《大学》的修行之法。南宋朱熹凝毕生精力而成的《四书集注》,......
朱熹、张栻解《孟子》“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以程颐的天理人欲概念讨论义利之辨,大致源于胡安国讲“义者,天理之公;利者,人欲......
朱熹的“文从道中流出”与刘勰的“原道”观,都强调道是文的源头,这是本体论的文学观。但二者之间却存在根本区别,刘勰从自己的原道观......
朱熹以理学本体论为基础重新诠释孟子心性论,将孟子的四端发而为四德,诠释为四德发为四端;将孟子的心、性、情一本论解读为性体情用与......
在高校中,大学语文课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的融合教学,不但能够增加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而......
“理一分殊”是朱熹认识和处理世界普遍性与具体性的重要方法,其中“理一”是根本,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分殊”是表现形式,决定事物具......
本文围绕朱子“人者天地之心”思想研究朱子哲学中的人与宇宙的关系。在朱子哲学中,主要有三种关于“天地之心”的表述,宇宙论层面......
以宋代“道南”理学的传承法脉为线索,“道南”源于北宋理学奠基人程颢,二程一脉的“道南”先贤游酢、杨时、刘子翚在武夷山发扬理学......
术语fanā’是波斯苏非贾米的神秘主义文学中的重要议题之一。在《昭元秘诀》中,舍起灵选择"浑化"来翻译fanā’;略晚于舍起灵的......
道德运气对道德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又不受主体控制,在现代伦理学中,作为一种削弱道德判断的因素存在。威廉斯、内格尔为了解决......
朱熹在《仁说》中认为,天地有四种品质,即“元、亨、利、贞”,人亦有四种品质,即“仁、义、礼、智”。元是天地品质的核心,而仁是人的品......
南宋朱熹创建“四书学”后,由于自身卷入了“庆元党禁”,其受到的政治压迫使得“四书学”一度遭遇重创,始终无法进入官学领域。直到元......
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大家,朱熹长期以来一直很受重视,研究者甚多,成果也颇为丰富;至于近现代中国学界的才人刘咸圻,在近年来也逐步受到关......
朱熹之学综罗百代,致广大而尽精微,朱子对正义问题亦有所思考。朱子推崇德性正义,认为“义”是“天理之宜”,主张行天理之公义,格物致知......
张栻《论语解》是在与朱熹的切磋中反复修改而成,由此形成了癸巳初本与淳熙改本之别,四库馆臣无见于此而得出的朱张意气之争、朱子......
<正> 在宋明两代的理学家中,朱熹的法律思想较为丰富,涉及法律起源、德刑关系、人治与法治及立法和司法等许多方面。本文主要叙述......
朱熹于乾道九年编成的《伊洛渊源录》,是理学史上第一部专门研究理学学派的著作.朱熹在编纂此书过程中,一是广搜博采原始文献,尽载......
朱熹易学造诣深厚,其易学逻辑思想主要是围绕“类”而展开的。首先,他将“类族辨物”看作是一种逻辑方法,通过“稽类”来获得关于......
长期以来,学界较多注意到了来知德的易学贡献,却少有人关注和阐发来知德的儒学思想,遑论来氏学术的整体逻辑。事实上,来知德首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