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性软件作为一种新形态的软件形式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特别是对网络教研这种新的教研方式注入了新鲜的力量。随着网络教研新形式的不断发展,一个个网络教研团队逐渐开始形成,但并不代表这种团体就可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教研共同体。特别是在目前,博客、论坛等社会性软件大量运用过程中,教师间讨论和参与大部分不够深入的情况下,一个良好的、真正意义的网络教研共同体的形成是需要多方面条件共同支撑。
本研究首先对网络教研和社会性软件在教育中的应用情况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网络教研共同体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包括知识形成及社会网络形成。结合社会性软件的内涵及功能,建立了社会性软件与网络教研共同体联系的模型。从知识、社会网络、社会价值三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即通过隐性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和社会网络的由无联接到弱联接到强联接的建立来共同促进社会价值的最大化的生成。然后对社会性软件促进网络教研共同体有效建构的机制进行深入的探索,三种机制分别为交互协作多样化机制、知识优化管理机制和自我反思实践机制。在调查研究中,笔者运用个案研究和调查分析的方法对社会性软件支持网络教研共同体构建的实践进行研究。首先对社会性软件在网络教研中应用情况的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进行相应的总结。然后根据教研共同体中的研究对象的不同将最常见、应用情况比较多的网络教研活动分为三种模式:“教师和教师教学研究的反思实践模式”;“教研员和教师备课讨论模式”;“大学科研专家、教研员和教师课题研究模式”,并分别精心选取三个不同的个案进行个案研究,结合理论部分提出的三种机制有针对性的提出策略方法。即从教研组织者的角度上,教学研究主题的选择要能够引起大多数人的参与,并适合引入深入讨论;有针对的帮助教师培训适合个人行为习惯的社会性软件。从教师的角度上,教师应不仅停留在信息素养能力的提高,还应着重提高个体技能,包括交流的能力、写作的能力、反思能力、团队工作的能力、协作的能力等等。从教研平台开发和管理者的角度上,个人社会性软件应能够自然嵌入到讨论平台中,达到多方信息的汇集;借助目前社会网络服务成功经验,以此促进弱联接在网络教研共同体中的作用。
笔者认为此次研究提供了从社会性软件合理运用的角度来研究了如何更有效的促进真正意义网络教研共同体的构建的研究,能够扩大探究的视野,为目前博客等一些社会性软件利用和参与的效度不高,以及网络教研共同体发展不良提供相关研究,有利于深入对社会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教研共同体课题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