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境视域下The War of the Eastern Front in 1914汉译实践报告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e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报告所果用的翻译材料节选自《1914年东部战线》(Thear of the Earstern Front in 1914)一书,它真实记录了一战期间东线战场的历史场景。这场战争规模巨大,最终使得欧洲若干封建帝国(如: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以及德意志帝国等)走向灭亡,从而翻开人类历史新篇章。该文本是少有的描述东部战线的历史文献,这就设定了翻译的难度。作者参与对《1914年东部战线》的翻译工作,一方面是为了探讨对于历史文献切实可行的翻译方法,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细节。本报告选取该书第一、二章部分内容,以认知语境这一理论为依托,对《1914年东部战线》的译本进行分析解读。从理论要点来看,认知语境具有动态性、文化性、整体性的特征,因此作者提出了在认知语境此三种特性视角下的几种翻译方法。从文本特征来看,该书具有多过去分词、词性夹杂复现、多长句、多数字说明、年代色彩浓重、逻辑性强等特点。结合该翻译材料的这些文本特点,根据认知语境三个特征,分别对该文本的词汇、句子和语篇三个层面展开了理论分析,具体而言就是动态性视角下词汇的翻译、文化性视角下长句的翻译、整体性视角下语篇的翻译。对于该文本的案例分析,作者主要从话语理解、话语信息的表达、认知语境的选择以及翻译方法这四个方面进行解释,以求能更全面地对文本展开分析。将认知语境的特征与历史文本的语言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根据自身语言文化特征构建的认知语境差异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是本报告的重点和创新所在。本报告主要采用转译、增译、分译、意译、加注翻译、顺译、倒译等翻译方法,对于文本中不同语言现象提出具体翻译策略,以期对历史文献的翻译提供一定参考。通过此次翻译实践,作者得出以下结论:1)译者在翻译时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最大程度上缩减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认知语境差异,增加两个文本之间的耦合度,以间接增强中英文读者的认同感,无限接近动态对等的效果,该译本才能更好地还原该历史文本的原始特征;2)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尽量保留原文本的文体特征,如逻辑性、真实性等等,使中文读者能更直观地了解该历史进程中的真实情况;3)具体采用何种翻译方法需要根据读者与作者之间认知语境差异、读者的认知能力以及文本特点来选择,从动态性角度来看,词汇的翻译多使用转译、直译加注的方法;从文化性的角度来看,对于复杂长句的翻译需要译者将原文的文化语境体现出来,因此使用增译、意译、音译加注等方法较多;而从整体性来看,中英文段落之间的表达方式有不同之处,在语篇翻译中使用分译、顺译和倒译较多。
其他文献
工业机器人是现今高端制造业最具代表性的装备,融合了机械、电子、传感、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许多技术。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消费市场,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在各
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民营高科技企业作为拥有中国特色的新兴事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规模、实力不断地发展壮大,目前已经成为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新生力量,
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开发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高能绿色电池,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可是,随着电池容量的加大、串并联数量的增多,由于电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讯技术、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及应用,为满足对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爆炸性增长的需求,数据中心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建设速度越来
期刊
针对开发飞行器曲面加工智能工装系统的需求,提出一种多点阵列分布式无线液压控制方法,并开发了基于MC68HC908微控制器的多点阵列分布式无线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数十个微控制
大禹是中华民族国家文明始祖、华夏民族人文始祖、是道教祖圣。大禹起码具三重文化身份:一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礼乐文化的开创者;二是神话人物;三是道教祖圣。古籍记载"禹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