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运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缓慢灌肠建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动物模型,观察中药复方溃肠宁对UC大鼠结肠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探讨溃肠宁治疗UC的免疫机制,为溃肠宁治疗UC的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SPF级成年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溃肠宁治疗组(简称中药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组,每组10只。将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以TNBS缓慢灌肠,诱导急性UC。15日后再次给予30mg/kg TNBS溶液灌肠,造成复发性UC,完成造模。于造模完成后第二天开始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连续给药治疗1周。并观察大鼠的精神活动、毛发、饮食、体重的变化、大便性状及隐血的情况,测算并记录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评分。治疗结束后,大鼠禁食不禁水24小时,进行心脏采血,解剖取结肠组织,检测大鼠结肠和血清IL-6、IL-10,观察结肠黏膜情况,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溃肠宁对UC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灌胃治疗一周后,中药组大鼠活动正常,皮毛光泽,纳食开始增加,大便性状较前好转,未见粘液脓血便。SASP组大鼠活动正常,皮毛光泽,纳食无明显增加,大便仍稀糊状兼少量粘液脓血便。模型组仍见大部分大鼠精神疲倦、反应迟钝、皮毛松弛、稀糊状便等表现。正常组大鼠状态一般良好、体重明显增加。2.病理结构观察治疗前,大鼠结肠标本HE染色提示:模型组、中药组、柳氮磺胺吡啶组黏膜及黏膜下层充血、水肿,有糜烂和溃疡形成,局部坏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治疗后中药组、SASP组黏膜充血水肿消失,糜烂和溃疡基本愈合,部分溃疡处有明显修复性改变。3.溃肠宁对UC大鼠结肠和血清IL-6、IL-10的影响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和血清中IL-6含量明显增高,IL-10含量明显降低,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SASP组结肠和血清中IL-6、IL-10含量与模型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结肠和血的清IL-6含量明显降低(P<0.01),IL-10的含量明显增高(P<0.01);与SASP组比较,中药组结肠和血清IL-6含量降低(P<0.01),IL-10含量增高(P<0.01)。结论:1.溃肠宁对TNBS所致UC大鼠模型有治疗作用。2.中药溃肠宁对UC治疗效果优于西药SASP。3.溃肠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机制为:(1)通过上调结肠和血清IL-10含量、下调结肠和血清IL-6含量,使UC大鼠模型免疫功能恢复正常;(2)通过抗炎、保护肠黏膜达到修复结肠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