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师范大学——郭秉文师范教育思想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r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秉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积极探索。在他的努力和领导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实现了多方面的改革,并最终改制为东南大学。纵观郭秉文的教育思想,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寓师范于大学”的师范教育思想。   有关郭秉文的高等师范教育思想,本文主要从教师观、教师教育方式观以及大学观等角度加以阐释的。他认为,中等教育所需要的教师既要具有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还有通晓相当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而这样的人才只有在综合性大学中才能予以培养。   在教师教育方式观方面,郭秉文认为中等教育师资的培养要依托于大学教育。换言之,大学在日常教学和培养计划中需将培养中等师范人才纳入到教育目标之中。这就涉及到他的师范教育思想“寓师范于大学”的倡导和实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寓师范于大学”的教育体制,即将培养师范人才的教育模式融入大学的培养计划之中。其中的“大学”,就是实施高等教育的综合性高校。郭秉文的“大学观”,主要包括他的“寓师范于大学”的办学机制、“四个平衡”的教育实践以及自主与开放的治校理念。   在师范教育实践方面,郭秉文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东南大学的办学过程中,主要实践了他的“寓师范于大学”师范教育思想。他所积极倡导的“三育并举”和“四个平衡”的人才培养方式也为东南大学的师范教育提供了教育基础和保障。   不过,从对“寓师范于大学”思想的实践来看,除了郭秉文在东南大学的积极倡导和推行取得了较大成功和影响之外,当时的仿效者均没有得到相应的成效,纷纷以失败告终。“寓师范于大学”思想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水土不服”——缺乏教育部门相关法规的出台以及社会、时代发展带来的不适应性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研究所不能忽视的。
其他文献
苏州木渎旅游发展实业公司,木渎古镇位于苏州西郊灵岩山麓,依山而筑,傍水而居,其独特格局为江南诸多古镇少有。现已修复并对外开放的景点有:严家花园、虹饮山房、灵岩山馆、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福建宁德边防支队党委不断解放思想,创新理念,用体现时代要求、符合部队发展的科学理念武装官兵头脑,指导工作实践,走出了一条内涵式发展的广阔
在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网络多媒体技术、学习理论等都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并且逐渐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部分,教育虚拟社区为教师、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适宜的环境,教育虚拟
随着经济社会、信息社会、科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而各级各类的教育是获得科技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教育只有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发展,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
学位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独立学院不断发展壮大,独立学院引发的社会讨论也越来越多。然而,在各独立学院扩大办学规模、树立社会形象的同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所研究员苏书文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努力,培育成功“旱玉系列”深播玉米新品种,在国内首次攻克玉米不能深播的难题。该品种已被农业部列为重大科研成果
本刊讯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加强理论武装工作,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走进广大党员干部
本文论述背景为18、19世纪之交的英国,文章关注作为幼儿学校创始人候选的怀尔德斯平的幼儿教育思想与实践活动,并逐步阐述他在幼儿学校产生、发展和推广中的贡献。本文将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