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经济制度是伴随资本主义的产生而逐渐产生的,由于其通过竞争调动了市场主体的积极能动性,优化了资源配置,使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暂时缓和了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邓小平理论创造性的把市场经济从资本主义的外壳中剥离出来,使其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同样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新的形式,这一体制的建立,使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充满生机和活力,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人民生活也得到很大改善。市场经济表现出和社会主义有非对抗的同一性,不但使社会主义生产力得到释放,市场经济本身也产生出新的生命力。但是由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不是自然生成,存在诸如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私有制等很多先天性的硬伤,不免产生了与资本主义经济矛盾性质相异、表现不同的社会主义经济矛盾。在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其内生矛盾也在经济转型期集中爆发出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与生俱来的内在矛盾也逐步凸显: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扩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等,经济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解决好这些体制机制障碍,可以给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有效推动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目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积累了一些矛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矛盾研究是一个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全局的关键性问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成为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哲学等学科共同研究的热点问题。纵观目前国内对矛盾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社会学和哲学领域,对于已经深刻影响到每个个体的经济方面关于矛盾问题研究的理论成果却不太丰硕,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矛盾研究甚少。因此,本文拟从市场经济体制运行和发展的角度,结合我国国情和改革实践,对目前经济运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运用经济矛盾理论做一些深入分析,着力探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四种类型的经济矛盾。全文拟从分析经济矛盾类型和性质入手,采用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的研究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经济学和市场经济理论分析工具,通过定义经济矛盾涵义,分析经济矛盾性质,划分经济矛盾类型,以及探究经济矛盾产生原因,对经济矛盾做一个总体的分析,再按照四种不同类型的经济矛盾分别做出具体的分析研究,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经济矛盾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笔者认为,这一选题对于进一步完善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实现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对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矛盾,主要研究内容拟安排如下。文章包括绪论和正文两部分。其中绪论是确定研究背景、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正文包括了对经济矛盾的定义、性质、类型划分依据和矛盾产生原因分析,以及对四种不同类型的经济矛盾的具体分析,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经济矛盾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总结全文。第一章对国内外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借鉴,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传统矛盾观,第二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有关矛盾的文献,包括马克思的矛盾观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中国四代领导人的矛盾思想,第三部分是古典经济学家的经济矛盾的观点,主要收录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哈耶克的矛盾思想;最后一部分是现代中国经济学者、政治学者、社会学者的矛盾观。第二章是经济矛盾研究的现实性分析,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论述经济矛盾产生的必然性,并通过分析经济矛盾涵义及特点,根据矛盾的形成原因把矛盾分为四个大的类别:基础性经济矛盾、运行性经济矛盾、利益性经济矛盾和发展性经济矛盾,其中每一类型矛盾又包含若干小的具体矛盾;第二部分是经济矛盾产生的原因分析,包括了经济运行发展的基本规律、经济体制的不健全、政府经济职能缺失、利益主体的博弈;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经济矛盾理论与和谐经济理论的区别和联系。第三章重点论述基础性经济矛盾。这一类型的经济矛盾是其他经济矛盾的根本原因,对其他类型矛盾的产生起着根源性的作用,主要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公有制与私有化的矛盾、分配制度的矛盾、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以及生产要素的矛盾等。只有对基础性矛盾的形成进行分析,才可能对其他类型矛盾的产生有更深入的认识。第四章重点论述运行性经济矛盾,这一类型的矛盾是市场经济周而复始的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主要包括市场分工与合作的矛盾、社会总生产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矛盾、市场与政府的矛盾、竞争与垄断的矛盾、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产权多元化与资源集中的矛盾等。第五章重点论述利益性经济矛盾,这一类型的矛盾是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因经济活动参与者追求经济利益所导致的经济矛盾,主要包括利己与利人的矛盾、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利益矛盾、国企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利益矛盾、区域之间的利益矛盾以及收入分配引起的利益矛盾等。第六章重点论述发展性经济矛盾,这一类型的矛盾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导向下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出现的经济矛盾,主要包括均衡发展与不均衡发展的矛盾、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人口的矛盾、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发展的矛盾以及物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矛盾等。第七章论述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矛盾的指导思想及原则。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矛盾必须要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收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第八章对不同性质的经济矛盾提出解决或者缓解经济矛盾的政策措施和手段,以期对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矛盾的解决提供参考。其中基础性经济矛盾主要从经济体制建设、建立健全产权体系、完善要素配置机制和分配方式创新方面入手,运行性矛盾从经济组织方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竞争秩序建设以及道德和法治建设方面入手,利益性矛盾从民主法治建设、利益分配机制、保障机制、补偿机制和预警机制等方面入手,发展性矛盾要着重树立均衡发展观、全局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等三个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