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中医辨证分型以及不同证候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2)研究地黄饮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痰浊阻窍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文共分为3个部分。1.对已发表的关于血管性认知障碍中医证候方面的文献进行系统性评价,计算机检索2000-2018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Pubmed中有关血管性认知障碍中医证候的相关文献,并使用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描述性分析。2.纳入180例VCI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具体方法为对这180例VCI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调查,基线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中医证候要素评分及神经心理学评估,分析中医要素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3.纳入103例痰浊阻窍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分为西药组、中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3组均进行内科基础治疗,西药组口服盐酸多奈哌齐,中药组予以地黄饮子加减,中西医结合组予以口服盐酸多奈哌齐及地黄饮子,比较3组认知功能及相关生物学指标。结果:1.文献研究中共纳入文献12篇,通过对纳入的文献研究发现单个中医证候出现的频率:肾虚>痰浊>血瘀>气滞>气血亏虚>阴虚>阳亢=热毒;主要合并证出现的频率:肾虚+痰浊>肾虚+血瘀>肾虚+痰浊+血瘀=血瘀+痰浊>气滞+血瘀。2.横断面研究发现:(1)一般资料中VCIND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仅在受教育年限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与健康对照组在年龄、受教育年限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VD组与VCIND组比较在年龄、受教育年限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性别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CIND组及VD组与健康对照组在肾精亏虚、痰浊蒙窍、瘀血内阻三个中医证候积分上存在差异,并且VCIND组与VD组的肾精亏虚、痰浊蒙窍、瘀血内阻三个中医证候积分存在组间差异。VCI患者的认知功能与人口学特征,尤其是受教育年限存在相关性。VCI患者的认知功能主要与肾精亏虚及痰浊蒙窍中医证候存在相关性。(2)肾精亏虚、痰蒙神窍与瘀血内阻3个证候积分,VCIND组、VD组与NC组比较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阴虚阳亢、热毒内盛及气血不足证,VCIND组与VD组与NC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VCIND组与VD组的组间比较中,肾精亏虚证及痰浊蒙窍证均的得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瘀血内阻证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阳亢、热毒内盛及气血不足证得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MMSE总分与受教育年限呈正相关(P<0.05);定向力评分与受教育年限呈正相关(P<0.05);语言及结构模仿力与受教育年限呈正比(P<0.01);记忆力评分与年龄呈负相(P<0.05),与职业类型(脑力劳动)存在相关性(P<0.01);未发现VCI患者注意力及计算力、回忆力与性别人口学特征有相关性,也未发现性别与VCI患者的MMSE总分及各项评分有相关性;3.临床研究发现:西药组的MMSE评分、ADL评分的变化值与综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VD评分与综合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MMSE评分、ADL评分与综合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VD评分与综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西药组的Hcy变化值与综合组和中药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与综合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的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与中药组及综合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的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与综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献研究及横断面研究提示肾虚证未VCI患者最常见的单一证候,肾虚+痰浊为最常见的复合证候;肾虚证和痰浊证与VCI患者的认知功能密切相关;地黄饮子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痰浊蒙窍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效果好于单一西药组与单一中药组,可以作为治疗VCI的新途径,但需要开展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