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环境的有限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无限需求之间的博弈,逐渐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一对突出矛盾。生态环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作为生态资源投入品源源不断的供给各部门进行生产和消费;另一方面作为装载废弃物的容器,容纳和分解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在双重压力下,生态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可提供的环境容量急剧较少,面临着消耗殆尽和不断恶化的严重危机。生态环境危机必然会阻碍社会发展的步伐,甚至影响人类的生息繁衍。因此,用于缓解这对矛盾的新型可行性发展方案亟待提出,以保障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类发展三个主体发展的可持续性。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将生态环境作为生产要素和污染排放场所的功能性消耗,导致生态资源产品日益稀缺。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给资源环境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环境污染不断加剧,资源环境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界正以各种方式向人类提出警告:气候反常频现、自然灾害频发、新型疾病频出,唤醒人们保护资源环境的意识,促使人类对自身发展的行为方式重新进行审视。环境保护思想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逐渐步入人类关注的视野,相继通过《寂静的春天》(1962)、《增长的极限》(1972)等得到高度重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E.鲍尔丁(Kenneth E.Boulding)首先提出了“循环型经济”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起,循环经济作为践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成为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主旨在于通过运用各种学科理论和技术方法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通过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和节约,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污染获取最大的发展效益,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协调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循环经济得到国内外决策层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诸多专家、学者从宏观理论和微观实践(应用)层面对循环经济发展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综观国内外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发现从宏观总量和微观实践层面的研究比较多,例如对构建循环型社会和循环型企业的制度、方法论方面和实践的研究非常多,而从中观尺度对区域和产业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区域经济学的兴起、产业生态学的不断成长和内生增长理论的快速发展,使区域、产业循环型发展模式和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中间内生变量的挖掘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目前,循环经济发展还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后劲不足、区域之间不均衡发展问题较为严峻;各产业新型发展模式初见端倪、产业结构调整方针下的具体可操作性方案有待进一步创新和落实;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宏观路径尚不明晰等。首先,我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倘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路径依赖性较强,势必将加大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如何将循环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统一?其次,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结构调整的大改革,如何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注入产业改革之中?再者,随着内生增长理论的兴起,探索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成为必然,都有哪些内生路径影响循环经济的发展?如何通过各条内生路径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势。为较好的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通过对内生变量的实证研究,具体刻画循环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进行甄别与筛选,为今后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整合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导向。山东省区域结构特征与全国区域特征十分类似,且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自然环境、社会基础、技术进步、制度安排和公共意识等条件较为发育,因此,本文选取山东省作为研究对象。对山东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实现路径进行研究具有典型性、合理性和前瞻性。本文以循环经济发展为目标,采用综合集成法、比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依据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山东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自然环境、社会、技术进步和制度基础,对山东省循环经济区域发展类型进行划分、产业间循环经济发展进行阶段性规划、循环型产业发展进行个案解析,对不同类型的循环经济发展区域和产业,提出不同的发展方案;同时对循环经济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路径进行全面剖析,通过对投资(I)、城市化水平(URB)、工业化水平(IND)、国际贸易(IT)、消费水平(XF)、教育水平(EDU)、技术进步(T)、市场化进程(M)、基础建设(BC)、环境治理(EM)等中间变量的研究,进一步探究循环经济发展的实现途径,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角度考虑,权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为财政政策的制定提供良好的参考。本文采用推进式结构安排,研究内容逐层深入。第一章阐释研究目的和意义,分析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价值与可行性,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挖掘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对山东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现状进行评估;第四章、第五章对山东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区域评价和划分,并提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对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产业间循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路径,对主要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个案研究;第六章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进行实证分析,剖析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时空传导机制,为今后政策制定提供路径选择;第七章给出主体结论和未来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为循环经济发展建立完整缜密的理论基础。本文挖掘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体系整合。建立了以经济学理论为“发展系”、生态学理论为“生存系”、产业生态学理论为“模拟系”、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协调系”的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体系。这些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共同构成了循环经济发展最重要最基础的支撑体系,共同糅合出循环经济发展的思想精髓。只有充分掌握经济学、生态学、产业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才能更加系统、有效的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路径更好更快的实现。第二,对山东省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建立以自然资源禀赋、人口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布局、环境状况及综合治理、循环经济外部性,六大指标为准则层的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并分别对其进行区域评估,最终拟合六大综合指标,经过多种实证分析与现实经验性判断,运用现代GIS技术,将山东省17地市按照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划分为循环经济示范区、循环经济成长区和循环经济导入区三种类型,对不同区域类型提出不同的功能作用和发展规划;同时将区域经济理论植入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探寻循环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之路。为促进循环经济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要求垂直关系部门之间各尽所能、分工合作,横向关系部门之间环环相扣、共同发展。第三,对山东省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依据山东省产业发展的特征,结合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与急需整合型产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的提出不同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产业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本文提出“阶段性发展战略”,包括起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为今后山东省产业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出宏观参考依据;对各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本文提出了具体发展方案并对其进行实证检验或案例分析,得出山东省应全面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导服务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四,从空间和时间层面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进行研究。采用“财政支出—中间变量—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将路径敏感性进行量化,为财政政策的制定建立了可视化、明确的筛选机制。①从空间发展视角,实证检验山东省循环经济发展的传导机制,定性分析循环经济发展通过财政支出的实现路径,在各中间路径对循环经济发展影响弹性系数中,投资(I)、工业增加值(IAV)、国际贸易(IT)、R&D经费支出(RD)和基础建设(BC)5个变量与循环经济发展综合指数(RE)存在正相关关系,各变量的增加会促进山东省循环经济的发展。②从时间发展视角,文章选取1984-2009年共计2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山东省动态循环经济发展的传导机制,综合整体宏观路径和微观路径分析,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得出循环经济发展更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技术进步、城市化变量成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体现了循环经济发展重视经济发展质量和环境保护的理念。第五,构建循环经济时空发展路径象限示意图。基于时空发展的不同要求和不同目标,循环经济发展所要求的时空路径差别较大。本文构建循环经济时空发展路径象限示意图,为循环经济发展建立时间和空间层面的路径甄别体系,选择时间和空间象限内对循环经济发展有较强正向效应变量的交集,发现技术进步和基础建设两个变量对空间和时间上循环经济的发展影响效果均较大,这两个变量可考虑作为今后财政支出的重点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