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纯色山鹪莺(Prinia inornata)和黄腹山鹪莺(P.flaviventris)属于雀形目(Passeriformes)扇尾莺科(Cisticolidae),是一对在形态和生态上十分相似的近缘种。这两个物种具有繁殖季性特征退化的奇特身体特征变化模式,该模式罕见且机制不完全清楚,可能意味着一种新进化或新生存策略。这两个物种是异配制,但雌雄个体具有单态性,且表现出相同的身体变化模式,从形态上无法进行准确的性别区分。明确性别对于鸟类的求偶、育雏等繁殖行为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作用,有助于解答包括性角色、亲代投资和性特征退化等重要问题,对于解释这种变化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这两个物种的活体进行性别鉴定,并阐明雌雄个体的生态区别,对其它单态性鸟性别鉴定提供可借鉴性的依据。通过雾网捕捉黄腹山鹪莺和纯色山鹪莺个体,对捕捉个体进行室内饲养。通过拔取飞羽等无损害取样方法提取这两个物种的DNA样本,使用包括CHD基因鉴定法在内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性别进行分子鉴定。准确鉴别其性别后,对雌雄个体的鸣声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掌握雌雄个体的鸣声差异,以及与鸣声相关联的行为的差异。本文研究结果主要有:1纯色山鹪莺和黄腹山鹪莺性别的分子鉴定1)P2/P8引物适用于这两个物种的性别鉴定而2550F/2718R不适用;2)分子方法鉴定结果与解剖鉴定结果完全相符;3)使用非伤害性取样法拔取的羽毛中提取的DNA具有同样效果。因此,我们认为使用P2/P8引物对这两个物种进行性别鉴定可靠,且具快速鉴定的效果,而2550F/2718R引物不适用于莺科鸟类的性别鉴定。2纯色山鹪莺和黄腹山鹪莺雌雄鸣声差异1)纯色山鹪莺雌雄个体鸣声差异:纯色山鹪莺的鸣声结构简单,为单音节重复型和音段序列稳定型。雌性共有3种鸣叫,均为单音节重复型;雄性鸣声共有12种,音节类型变化丰富。典型鸣叫句型2和句型12可用于野外纯色山鹪莺的性别判定,雌性个体鸣声的最高频率和主频率以及音节长都大于雄性个体,因此发出叫声所付出的能量更多,音质更高,从听觉上,雌鸟鸣叫的音质较雄鸟要饱满,厚重。2)黄腹山鹪莺雌雄个体鸣声差异:黄腹山鹪莺雌性个体鸣声组成结构简单,一种为单声鸣叫,两种为单音节重复型,叫声平缓,语速均匀,季节差异不明显;雄性个体鸣声结构复杂,有单音节重复型、单音节鸣唱型、双音节重复型和音段序列稳定变化型等几种类型,声音婉转动听,季节变化比较显著,且具有在繁殖季节特有的鸣唱声。雌性个体鸣声的频宽和音节长小于雄性个体。典型鸣声句型Ⅱ和句型Ⅳ可用于野外黄腹山鹪莺的性别判定。P2/P8引物对这两个物种进行性别鉴定结果较为准确,可能也适用于其它雀形目单态性小型鸟类物种的鉴定。这两种鹪莺雌雄个体鸣声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鸣声组成结构和组合方式,由此推测雌雄个体的鸣声差异可能与其所表达的内容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