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青春期前期是增加机体骨密度的最佳时期,充分利用这一时期进行适宜的体育运动能增加青少年骨密度,提高其峰值骨量,对青少年未来的骨健康将产生深远有利的影响。本研究探讨不同的运动量对香港青春前期男性青少年足跟骨密度的影响,以期找到能够提高香港青少年骨密度和骨峰值的正确运动方式。 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香港随机抽取普通饮食结构的男性青少年277人,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被调查者个人信息、运动及体力活动等资料和数据,并使用QUS-2超声骨密度仪测试其优势侧足跟骨参数。 所有调查表和数据经严格复核后选取其中11-13岁青春前期男性青少年共182人,根据其参与运动时间的不同而分成二组,第1组为每周一节体育课而无任何课外运动者,共149人;第2组为每周一节体育课但每周做课外体育活动最少两次,每次不少于45分钟者,以及每周2-3节体育课但无课外体育活动者,共33例。首先比较分析各组年龄、身高、体重及测试其足跟骨密度;一年后再重新将以上三组的身高、体重及足跟骨密度进行测试分析,以研究运动时间不同对香港青春前期青少年儿童骨密度的影响情况。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运用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 T检验及方差分析对所选样本进行数据处理,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1)研究使用QUS-2超声骨密度仪测试其优势侧足跟骨超声参数,本仪器将西方30岁健康人群之骨密度平均值设置为“0”。182香港青春前期青少年儿童的前测骨密度平均值为-1.3025;后测平均值为-1.2759。 (2)结果显示第1组与第2之间的骨密度平均值差异性比较具有极其显著意义。(P<0.01) 研究结论: (1)香港地区中小学校182名11-13岁男性青春前期青少年足跟骨密度平均值为-1.3025。 (2)在学校参与系统性的体育课运动对香港青春前期青少年儿童足跟骨密度的提高具有极其显著意义;除学校体育课安排的运动之外,青春前期青少年儿童自行参加的课外体育活动同样可以显著其提高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