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2年开始,随着一批网络精英的大力倡导,博客在中国出现并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在互联网世界中,第一次有了知识积累和文化指向,人类由粗放的数字化生存,过渡为个人化的精确的目录式生存。由于博客是“所有人面向所有人的传播”,而不是少数人面向所有人的传播,导致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往集中式的,由少数人生产、传播和控制信息的模式变为分布式的、平等的、个性化的模式。通过博客这一新的媒介,人们可以自由的记录和发布日常思想的精华,获取和连接全球最有价值、最相关、最有意思的信息与资源,更多的人能够零距离、零壁垒地汲取那些最鲜活的思想,博客也因而被称为“信息时代的麦哲伦”、“新闻媒体3.0版”。在博客中,真正实现了没有距离的沟通。不管是表达者还是受众,都拥有绝对的自由和主动性。博客的出现,标志着以“信息共享”为特征的第一代门户之后,追求“思想共享”为特征的第二代门户正在浮现,互联网开始真正凸现无穷的知识价值。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的维度对博客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回顾了博客史上的数个标志性事件,以期在纷繁复杂的定义中抓住博客的核心:博客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网络出版方式。它以互联网上的自由软件作为基础,使得知识的完全共享和不断增值成为可能。第二部分重在比较,分别从不同的语境对作为新型媒介和新的交流方式的博客进行了分析。首先将作为一种媒介的博客与传统媒介进行了比较,认为博客具有更快捷、更具个性、更全面的特点。同时指出,由于从业人员素质及条件的限制导致博客媒体存在诸般不足,指出博客与传统媒体应该相互借鉴;然后比较了博客与个人主页、BBS、门户网站等基于互联网的交流方式,认为它们既存在平等性、快捷性等共同特征,又存在着显著的不同。第三部分关注于博客世界中的个体,从写与读的角度切入,对博客世界的自由性进行了充分的阐释。指出博客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赋予个体以前所未有的力量,使之拥有充分的话语权,获得平等言说的权利,对“读什么”和“写什么”可以真正做到自己作主,从而得以与世界进行充分沟通。第四部分从文化学的视域看博客,对博客所带来的新型审美感受、新型交流方式、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新型关系以及知识分子的新变化进行了充分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