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的种群密度和繁殖行为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miann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属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其物种栖息地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分布于我国。2005年4月~2006年8月,采用无线电遥测和野外观察等方法,在四川省屏山县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对红腹角雉的种群密度、活动区、夜栖地选择和繁殖生态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注:摘要中所有数据格式均为Mean±SD): (1)种群密度研究。 2005年4月~2006年8月进行了红腹角雉种群密度调查。调查分春季(3月~5月)、夏季(6月~8月)和冬季(12月)进行。对红腹角雉的调查主要采用固定距离样线法(按照研究区植被和地形特征选取4条主要样线,辅以布设的随机样线21条。),在繁殖季和冬季分布辅以样点呜叫计数和绝对数量调查法进行补充。结果如下:2005年春季密度为3.11 ind./km<2>,夏季密度为5.35 ind./km<2>,冬季密度为6.88 ind./km<2>;2006年春季密度为358 ind./km<2>,夏季密度为6.81 ind./km<2>。2006年夏季在5个样点采用基于样点法的鸣叫计数,得到红腹角雉雄鸟种群密度为19.11 ind./km<2>。发现样线法调查可能存在较大误差,建议用其它方法辅助调查。研究发现红腹角雉存在垂直迁移,冬季向低海拔(<1600m)移动,春季活动区上移。 (2)基于遥测的活动区研究。 2006年对研究区内的3只红腹角雉雌鸟进行了春、夏季(4~8月)的无线电遥测研究,采用固定核心法(FK法)和最小凸多边法(MCP法)计算活动区面积。3只个体的平均活动区面积为18.70±13.39 hm<2>,平均核心区面积为6.76±3.78 hm<2>,核心区一活动区面积比平均值为40.86%±11.53%(FK法)。春季月活动区(n=4)面积13.76±5.73 hm<2>,月核心区面积2.84±1.91 hm<2>;夏季月活动区(n=3)面积22.07±11.75 hm<2>,月核心区面积7.84±4.58 hm<2>(FK法)。研究区内红腹角雉雌鸟的月活动区面积(0.075 km<2>、0.204km<2>)与史海涛的研究结果(雌鸟0.089~0.229km<2>)接近,亦与近缘种黄腹角雉的月话动区面积(0.015~0.300 km<2>)接近(以上3结果均为MCP法计算值)。3只遥测个体的活动区仅在No.01和No.02间发生小面积重叠(重叠指数2.27%)。个体受伤和人为干扰可能是影响遥测个体活动区面积的重要原因。 (3)夜栖地和夜栖行为研究。 2005年4月~8月、2006年3月~8月,采用无线电遥测、野外追踪和观察等方法对红腹角雉的夜栖行为和夜栖地选择进行了研究。成体和亚成体树栖时1树栖息1只,未见2只以上同栖1树。栖枝平均直径4.59±0.90cm,平均高度6.75±1.01m。夜栖个体天黑前0.5~1hr上树,黎明后0.5hr左右下树。夜栖时间受天气和季节影响:①夏季中,晴好天气下夜栖平均时间为615.7±15.7min,比不良天气(阴霾、大雾、雨天)时的夜栖平均时间(661.5±6.8min)短45.8min,差异极显著(Z=-2.882,P=0.002)。②晴好天气下,白昼长季(夏季)的平均夜栖时间(615.7±15.7min)较白昼短季(春季和秋季)短42.6min,差异极显著(Z=-2.558,P=0.010)。共记录21个夜栖地,除1例受伤地栖,1例携幼鸟栖于倒木(近地栖),其余19例均树栖。栖树隶属于2科(壳斗科、木兰科)6种。研究区内红腹角雉的最主要夜栖地是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一竹灌混交林。测量夜栖地的22个特征参数,并测量19个树栖对照样方。方差分析显示,夜栖地和坡度(F=7.546,P=0.009)、栖枝上方盖度(F=7.546,P=0.009)和竹灌层盖度(F=7.546,P=0.009)均极显著性地高于对照样方;Mann-Whitney U检验显示,夜栖地的的坡位(Z=-3.345,P=0.004)和乔木层盖度显著高于对照样方(Z=-2.188,P=0.030)。红腹角雉偏好生有茂密竹灌丛、乔木层盖度较高的陡峭上坡位山地,并在其中选择冠盖度较大的乔木夜栖。对8项因子的主成分分析显示,植被因子和栖枝方向因子对主成分信息量有最大的贡献率。 (4)孵卵和育雏行为研究。 2005年4月~7月、2006年3月~7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所有事件取样法对红腹角雉的孵卵和育雏行为进行了研究。对3个孵化期内的树上巢分别观察16d、5d和9d,记录到典型行为11种(孵卵、翻卵、理羽、离巢觅食及归巢、理巢、警戒、伪装、暖雏、关爱雏鸟和出飞)。所观察的内容包括孵卵中期、孵卵后期和巢内育雏期。孵卵中、后期以出雏前7d为界,中后期之间的行为频次和累计时间均存在明显差异。Spearman秩相关检验显示翻卵日频次(p=0.830,P=0.000)和日翻卵时间(p=0.699,P=0.008)与观察天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离巢时间和平均气温存在极显著非线性正相关(Pearson:r=0.338,P=0.073;Spearman:p=0.502,P=0.006)。孵卵期间日离巢0~2次,通常在上午和傍晚离巢,离巢平均时间27.6±4.4min(n=29)。孵化中期的离巢率为4.86%,孵化后期5.37%。雏鸟在巢期间3754.5±42.5min(n=2),此期雌鸟不离巢,行为复杂。研究区内红腹角雉产卵期为4月中旬~6月上旬。 (5)巢址选择研究。 2005年~2006年,共发现7个红腹角雉巢。采用栖息地样圆法(r=10m)对巢址进行了系统调查,共测量39个参数。所发现的巢均分布于海拔1800~1950m的常绿落叶阔叶林-竹林混交林生境中,均为树上巢,平均窝卵数为3.5±0.5(n=6,3~4枚)。7个巢中,85.7%(n=6)位于山坡上位;71.4%位于阴坡和半阴坡(n=5)。所利用的巢树为壳斗科(Fagaceae,n=4)、山茶科(Theaceae,n=2)和八角枫科(Alangiaeeae,n=1)乔木。方差分析表明:巢址平均海拔(1880.00±36.40m)与对照样方存在显著差异(F=5.463,P=0.038<0.05),平均坡向(157.86±88.26°)与对照样方存在极显著差异(F=12.500,P=0.004<0.01)。Mann-Whitney U检验显示,巢址平均坡位(2.86±0.38)显著高于对照样方(Z=-2.575,P=0.026<0.05)。主成分分析显示,影响红腹角雉夜栖地选择的要素依次为安全因子和巢深因子。"适宜筑巢的平台"存在与否是决定红腹角雉筑巢的重要先决条件。在观察的5个巢中,2个成功孵化,巢成功率40.0%(n=5); 2个成功孵化的巢中共8枚卵,成功孵化6枚,自然孵化率为75%(n=8)。天敌的捕食是巢、卵损失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学位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是一个临床药物治疗中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也是导致新药无法通过临床测试以及导致药物退市的主要因素之一。但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种
学位
学位
该文简要描述了所研制的多端口自动测量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对多端口校准理论及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校准方法中使用了广义逆矩阵技术求解系统常数;对反射系数的测量提出
记好单词是学好英语的基础,也是学生英语学习信心的保障。因此,要改变学生英语薄弱的现状,必须从基础词汇着手,提高学生记忆词汇的能力与兴趣。本文旨在从英语词汇为着眼点探讨英
近年来,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评分标准鼓励考生“尽力使用较高级词汇和较复杂结构”,并对由此而产生的错误采取宽容态度。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使文章语出惊人,大放异彩,高人一
该文主要应用BEM法分析计算椭圆柱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及其内部特性,推导出边界积分方程并对其离散化,解决了高级极点振荡的问题,用C/C++语文编写了程序,并给出具体的结果和图形
该论文将多种图像处理技术综合应用于指纹自动识别中,取得了良好的图像预处理效果和快速、准确的分类鉴定的效果,对较模糊及部分残缺的指纹图像同样适用.该文主要工作在指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