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北方地区是高发区,国内外资料表明近年来喉癌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喉癌是一种主要经淋巴道转移的恶性肿瘤,癌细胞栓子通过淋巴系统转移至颈淋巴结是喉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且具有较高的转移率。颈转移是影响喉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对喉癌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有很大影响,资料显示有颈淋巴结转移病例5年生存率较未转移病例下降50%[7]。目前对喉癌转移的机制和规律的认识仍不明确。因此,研究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机制,判断喉癌的转移倾向,对评价或估计喉癌患者的预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及进行抗肿瘤转移治疗的研究,提高喉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探讨D2-40标记淋巴管密度(L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喉癌中表达水平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对象:喉癌患者30例,记录每位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方法:1.选取30例喉癌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以单克隆抗体D2-40标记淋巴管内皮细胞,光镜下观察喉癌瘤内、瘤周及正常组织的淋巴管密度(LVD)。2.选取30例喉癌组织,用逆转录PCR(RT-PCR)法研究VEGF-CmRNA在喉癌瘤内、瘤周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喉癌瘤内组织LVD为(7.73±3.11个/ HP×400),瘤周组织LVD为(13.49±5.49个/ HP×400),两组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的(4.39±2.02个/ HP×400)(P<0.05)。从形态上看,瘤周组织淋巴管形态不规则,有些有分支,有腔淋巴管数目明显增多,且管腔明显增粗或扩张;瘤内组织以无腔管为主,表现为较多的条状物,主要分布于癌间质和癌巢边缘,呈环状包围癌巢。2.颈部淋巴结转移组的瘤内,瘤周组织淋巴管密度均较颈淋巴结未转移组明显增高,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无论瘤内组织还是瘤周组织,声门上型喉癌与声门型喉癌之间、T1-2期喉癌与T3-4期喉癌之间的淋巴管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VEGF-CmRNA在喉癌瘤内组织,瘤周组织及正常组织中均存在表达,但从正常组织、瘤周组织到瘤内组织,VEGF-CmRNA相对灰度值呈明显增高趋势,分别为0.24±0.14、0.51±0.19和1.13±0.41,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瘤内组织VEGF-CmRNA相对灰度值与瘤内和瘤周组织的淋巴管密度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瘤内组织VEGF-CmRNA相对灰度值在不同颈淋巴结转移状态、喉癌分型、T分期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D2-40对淋巴管内皮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广泛用于淋巴管的研究。2.喉癌的瘤内和瘤周组织中,特别是瘤周组织存在淋巴管生成,转移通道的增生和扩张增加了肿瘤细胞淋巴转移的机会,在喉癌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喉癌瘤内组织中VEGF-CmRNA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可能与喉癌瘤内和瘤周组织的淋巴管生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