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痛经及妊娠情况的中医慢病管理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ian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观察和评价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痛经患者的中医慢病管理效果。2.观察和评价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育情况的中医慢病管理效果。研究方法1.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痛经的中医慢病管理研究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纳入以缓解EMs痛经为管理需求的患者。运用互联网EMs慢病管理工具建立健康档案,从疾病情况、中医症状、心理情况、认知行为方式方面综合评估;结合患者意愿及中医辨证分型从生物医学管理、认知行为干预、心理干预方面制定个体化慢病管理方案,并督促实施;每3个月再评估后调整优化管理方案;持续随访1年。比较管理前后患者痛经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COX痛经症状、中医症状、SDS、SAS、EMs疾病认知变化等,评价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痛经患者的中医慢病管理效果。2.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妊娠情况的中医慢病管理研究采用前瞻性的研究的方法,纳入有生育需求的EMs患者。运用互联网EMs慢病管理工具建立健康档案,从疾病情况、中医症状、心理情况、认知行为方式方面综合评估;结合患者意愿及中医辨证分型从生物医学管理、认知行为干预、心理干预方面制定个体化慢病管理方案,并督促实施;每3个月再评估后调整优化管理方案;持续随访1年。观察管理后患者妊娠率及妊娠结局;比较管理前后患者中医症状、SDS、SAS、EMs疾病认知变化等,评价有生育需求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中医慢病管理效果。结果1.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痛经的中医慢病管理研究(1)一般情况:纳入患者266例。平均年龄为34.23±5.93岁。体质指数以正常体重为多,达66.06%,平均值为21.49±3.07kg/m2。平均病程为39.79 ±43.72月。70.61%常住地为北京,92.78%为汉族。职业以专业技术人员为多,达40.00%。52%的患者受教育程度为本科。月收入水平以4500-9000元为多,占比38.71%。33.83%的患者合并子宫腺肌病。86.09%的患者为单纯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2)总有效率:中医慢病管理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痛经的总有效率为79.91%。(3)痛经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与管理前比较,管理3月、6月、9月、12月VAS评分均较管理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经持续时间各管理时点均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OX痛经症状程度总分、频率总分:管理3月、6月、9月、12月COX痛经症状程度总分均较管理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痛经症状频率总分各管理时点均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症状积分:与管理前比较,管理3月、6月、9月、12月中医症状积分均较管理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SDS、SAS评分:与管理前比较,管理3月、6月、9月、12月SDS标准分、SAS标准分均较管理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SDS标准分<50分患者,与管理前比较,管理12月后SDS标准分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SDS标准分≥50分患者,与管理前比较,管理12月后SDS标准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SAS标准分<50分和≥50分的患者,与管理前比较,管理12月后SAS标准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EMs疾病认知情况:与管理前比较,管理12月后,患者对EMs疾病正确认知大部分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卵巢型EMs再次复发后是否必须手术治疗问题的正确认知,管理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妊娠的中医慢病管理研究(1)一般情况:纳入患者208例,81例合并不孕症。平均年龄32.44±4.55岁。体质指数以正常体重为多,达71.10%,平均值为21.31±2.70kg/m2。平均病程为41.27±39.66月。78.33%常住地为北京,96.10%为汉族。职业以专业技术人员为多,达45.39%。教育以本科占比最多,达51.61%。月收入水平以5000-10000元为多,占比35.88%。17.31%的患者合并子宫腺肌病。87.02%的患者为单纯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2)妊娠率:截至管理第12个月,妊娠108例,累计妊娠率为51.92%。合并不孕症者妊娠35例,累计妊娠率为43.21%。未合并不孕症者妊娠73例,累计妊娠率为57.48%。(3)妊娠结局:截至管理第12个月,活产32例,累计活产率达29.63%,仍在妊娠中67例(62.04%),妊娠丢失9例,妊娠丢失率8.33%。(4)中医症状积分:与管理前比较,管理3月、6月、9月、12月中医症状积分均较管理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SDS、SAS评分:与管理前比较,管理3月、6月、9月、12月SDS标准分、SAS标准分均较管理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SDS标准分<50分和≥50分的患者,与管理前比较,管理12月后SDS标准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SAS标准分<50分和≥50分的患者,与管理前比较,管理12月后SAS标准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EMs疾病认知情况:与管理前比较,管理12月后,患者对EMs疾病正确认知大部分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卵巢型EMs再次复发后是否必须手术治疗问题的正确认知,管理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中医慢病管理有效控制痛经情况(痛经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COX痛经症状频率及程度总分),减轻痛经患者的中医症状、缓解焦虑、抑郁状态,提高EMs疾病认知情况。2.中医慢病管理能指导、改善有生育需求患者的妊娠情况,减轻有生育需求患者的中医症状、缓解焦虑、抑郁状态,提高EMs疾病认知情况。
其他文献
莲藕为木兰亚纲山龙眼目莲科(Nelumbo nucifera Gaertn)植物肥大的地下茎,莲属有两个种,一种是分布在亚洲的中国莲(Nelumbo nucifera),另一种是分布在北美洲的美洲黄莲(Nelumbo lutea)。藕作为中药应用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医认为莲藕生用凉血生津、散瘀,可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吐衄、下血等,熟用具有益血、健脾止泻、开胃的功效。莲藕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历来对莲藕的
1研究背景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IS)是全球关注的重大疾病,据柳叶刀杂志2019年3月的报道,中风病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其中IS占多数(84.4%)。在中国,IS的防治面临更大的挑战,《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指出中国IS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中医药防治IS有一定优势,其中益气活血法作为IS的基本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受到了广泛的运用与发展,是IS各个时期治疗的主线。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心力衰竭类型,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社会经济负担产生了不良影响,现代医学尚无有效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的手段。中医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辨证施治,可有效改善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近年来,中药在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临床证据,但目前相关研究多为小样本研究,且证据不够充分,遂本研究拟对各大数据库内中药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
研究目的通过应用柴芍汤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igment epithelium detachment,PED),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至2020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眼科门诊共计纳入病人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维
研究背景湿疹(eczema,ECZ)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属于中医“湿疮”、“血粟疮”等范畴。该病在儿童、老年人中的发病率更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疾病。近年来,其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现代医学认为湿疹的发病与皮肤屏障受损、免疫机制失调及炎症损伤关系密切。中医认为其与外感六淫邪气及脏腑功能失调关系密切,治疗多从散外邪调脏腑或扶正祛邪兼顾入手进行辨证论治。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都是
第一部分卢建新教授治疗下尿路症状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目的:通过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提炼卢建新教授治疗下尿路症状的核心药物,对用药规律进行总结,以阐明卢建新教授治疗下尿路症状相关疾病的经验。方法:通过整理卢建新教授治疗下尿路症状的门诊病历资料,对其进行规范整理后,整体导入SPSS Statistics和SPSS Modeler进行统计和数据挖掘,对患者基本信息、使用中药进行频次分析、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
目的:通过观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的变化规律,初步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前后中医证素的分布和变化特点,分析证素辨证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临床实践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周围血管科住院,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年龄在40~80岁,成功进行腔内治疗的连续入院患者124例。参照《证素辨证学》
本文第一部分对缺血性脑白质病的现代医学研究进行综述,并梳理了中医对脑的生理功能及与脑白质病相关的中医病名、病机、治疗的认识和探索。临床研究部分为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白质病的回顾性研究,筛选出治疗时间为1个月、2个月、3个月的病例167例,共记录就0、1、2、3个月的就诊信息713 次。研究目的:(1)研究缺血性脑白质病的合并疾病,分析其可能危险因素和疾病之间的联系;(2)评估中药治疗缺血性脑白质病的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其高发病率以及潜在的对老年群体生活的致残性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祖国医学传统小夹板技术是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最常用方法之一。小夹板技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不因固定而产生严重并发症或后遗症,并使患者感觉舒适,耐受性好,给骨折患者的快速愈合和肢体功能的尽快恢复创造有利的良好条件。本文通过文献比较的研究方法,对传统中医蒙医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行整理分析,全文总共分为三
研究目的:通过研读李东垣的代表著作,明确李东垣运用桃仁、红花的理论基础,并对著作中涉及桃仁、红花的疾病与方剂进行整合与分类,分析并总结李东垣运用桃仁、红花的经验,完善传承谱系,为现代中医临床服务。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文献信息学方法,系统搜集、整理李东垣著作中涉及桃仁、红花的的病证及论述,并分门别类。通过理论归纳、逻辑推理等,全面研读李东垣相关著作及参考资料,归纳、总结其在各类病证中运用桃仁、红花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