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种类非心脏手术(non-cardiac surgery)患者术前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并评价术前不同处理对手术后风险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非心脏手术治疗且术前12导联静息心电图诊断为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ventricular premature contraction,VPC)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non-sustained ventricular tachycardia,NSVT))的患者(包括普通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妇科、神经外科、烧伤科、胸外科、整形外科等))。收集患者基本临床特征(年龄、性别、疾病史等),住院期间完善实验室检验(血清钾离子、血清镁离子等)、超声心动图(ultrasonic cardiogram,UCG)和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DCG)等,经排除标准,最终入组共237例。根据住院期间抗心律失常药物(antiarrhythmic drugs,AAD)使用情况,分为未用药组和用药组。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病史、化验指标、UCG和DCG、手术类型及风险、术前准备天数等方面的特征和差异,比较两组与Lown分级、自定义分级的关系,与器质性心脏病(organic heart disease,OHD)的关系,与手术类型等手术相关指标的关系,与术前准备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住院总天数等的关系,与术后至出院前主要的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急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恶性心律失常(VF、VT和致命性心脏停搏)和心源性死亡。 结果:1、本研究入组患者共237例,Lown等级0级13例,占5.5%,Ⅰ级77例,占32.5%,Ⅱ级75例,占31.6%,Ⅲ级13例,占5.5%,Ⅳ级59例,占34.9%。器质性心脏病87例,占36.7%。2、是否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与Lown分级和自定义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差异。Lown分级Ⅱ~Ⅴ级中,用药组(90例)明显高于未用药组(57例),自定义分级中Ⅱ~Ⅲ级(频发室早),用药组(84例)明显高于未用药组(47例)。3、未用药组106例,OHD35例,占33%;用药组131例,OHD占52例,占39.7%。将用药组根据ADD种类分为6组:Ⅰ类(美西律)、Ⅱ类(β受体阻滞剂)、Ⅲ类(胺碘酮)、Ⅵ类(合贝爽)、中药组(参松养心胶囊等)和联合用药组,是否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与OHD进行分析,P值大于0.05,无统计学差异,用药情况与OHD无关。4、是否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与手术危险分层(低、中和高危)、麻醉方式、手术时间、胸/腹腔镜手术进行分析,P值大于0.05,无统计学差异,用药情况与手术相关指标无关。5、是否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与术前准备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住院天数进行分析,P值大于0.05,无统计学差异。6、未用药组和用药组共237例,术后至出院前均未出现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急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恶性心律失常(VF、VT和致命性心脏停搏)和心源性死亡。7、手术危险分层(高危和中危组、低危组)与室早Lown分级、用药情况(用药组和未用药组)和住院天数等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1、非心脏手术术前室性心律失常用药情况与Lown分级有关,Lown分级Ⅱ~Ⅴ级用药高于0~Ⅰ级。2、用药不延长术前准备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住院天数。3、手术危险分层(高危和中危组、低危组)在Lown分级、用药情况、术前准备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住院天数无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