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损伤识别的小波神经网络方法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hen406507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荷载作用和材料老化的影响,可造成结构的损伤累积和抗力衰减,甚至导致结构整体破坏,引起灾难性事故的发生。因此,研究结构损伤识别方法不仅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小波分析方法能够很好的在时频两域表征信号的局部特征,而神经网络算法具有非线性映射、自我组织、并行处理等特点。根据结构损伤会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通过损伤与结构动力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可以识别结构的损伤,而应变参数对局部结构的细微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使其成为结构损伤诊断的理想指标参数。本文以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以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理论为基础,结合二者的优点,运用小波分析来确定框架结构的损伤位置,利用神经网络算法来识别损伤程度,给出了基于应变模态参数识别框架结构损伤的原理,建立了一种识别结构损伤的小波神经网络方法。该方法既能有效识别框架的损伤位置又能识别框架结构的损伤程度。以简单框架为研究对象,采用本文所建立的小波神经网络方法,根据裂缝长度与截面高度的不同比值(d/h)来模拟损伤并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建立基于振型模态和应变模态的损伤识别方法,分别对简单框架含有多处损伤的裂缝位置进行了识别,并对比了这两种模态下损伤位置的识别效果。然后分别对框架的振型模态和应变模态进行连续小波变换获得两种模态参数下的小波系数模极大值,利用神经网络去模拟小波系数模极大值与损伤程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来识别结构的损伤程度,并对比了这两种模态下损伤程度的识别效果。其数值分析表明,小波神经网络可以有效地识别出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且基于应变模态的损伤识别方法具有更好的准确性。本文分别以含损伤的一层两跨、两层一跨和两层两跨的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含两处损伤和多处损伤框架的有限元模型。在不同损伤工况下进行应变模态连续小波变换,通过小波系数图来识别损伤位置;然后利用应变模态小波系数模极大值为输出参数构造神经网络,由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来识别结构的损伤程度,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可供结构损伤诊断的工程应用参考。
其他文献
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国内外钢结构人居建筑的发展历程、发展背景,分析了钢结构人居建筑在技术上及经济上的优越性。 通过对钢结构人居建筑的几种常用结构体系的分析比较,探讨
供水管网空间分布广,影响范围大,极易受到不法分子的袭击,而一旦发生此类恶性投污事件,将对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很有必要在供水管网建立一套预警监测系统,以便尽快地
在爆破工程中,有效地控制或减小爆破震动对保护区域的破坏,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以长沙地铁一号线汽车北站基坑开挖爆破为工程背景,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控数据三个方
预应力钢-混凝土叠合连续梁是一种受力合理、性能优良、施工迅捷而又经济的组合结构。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预应力钢-混凝土叠合梁的研究还不充分,理论体系还不完善,国内现
钢结构较之于使用其他材料的结构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其中,钢框架结构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理想的抗震结构体系,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钢框架结构在工程界,特别是美国合日本等地震
传统的设计方法是将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隔离开来,分析上部结构时,假定地基是刚性的、不变形的。同样,设计基础时,也将上部结构作为荷载考虑,忽略了上部结构的刚度对基础变形及内力
“强剪弱弯”是保证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延性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有关的设计方法主要是根据工程经验而建立的。有部分学者尝试通过概率分析评价目前的设计方法,但在方法和概念上存
大跨度斜拉桥一般具有投资大,在政治经济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旦在地震中遭到破坏,将会造成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因此对大跨度斜拉桥进行地震反应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
结构健康监测和状态评估一直是结构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检测是结构健康监测的一个重要手段,经过测试可以获得大量振动信号。由于外界环境例如白噪声、各种
两相介质动力反应的计算分析是土动力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水工结构、近海岸结构等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由于两相介质动力问题的复杂性,描述该问题的方程为固相与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