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世纪的欧洲文学集大成地展现了自古希腊以来的人类对自我精神建构和探索的辉煌成果。同时,在价值诗学和审美风格上,也为即将来临的二十世纪欧洲文学在深度模式上的削平并分裂积蓄了历史的内驱力。是十九世纪欧洲文化价值观念的分化导致了二十世纪的文化精神的支离破碎,进而也导致了二十世纪欧洲文学和文化的碎片化状态。
本文从十九世纪欧洲文化语境入手,通过对十九世纪哲学社会思潮对于整个欧洲社会价值导向的驱动,重点分析了推动欧洲文学进程的浪漫主义思潮和现实主义思潮在“人的建构”上的不同探索和诉求。所谓对“人的建构”特指启蒙之后的欧洲社会意识形态从“价值理性”和“科学理性”等不同层面对人的“有德行地生存”所做出的价值舆论准备和现实尝试。本文通过对上述思潮中的一系列重点作家的创作研究,试图审美地把握十九世纪欧洲文学在对“人的建构”这一主题上的价值嬗变过程,揭示十九世纪欧洲文学在这一主题表现上的多元而复杂文化历史意蕴。
本文第一章系统地研究了十九世纪欧洲文学价值诗学的哲学酝酿。通过对康德和达尔文等的著名思想家的核心哲学理念对于十九世纪欧洲文明进程的影响,透视十九世纪欧洲社会的人文精神走向。第二章沿着第一章的哲学脉络廓清浪漫主义文学对个体重建的线索,通过分析惠特曼作品中的人与神的关系、华兹华斯对自然的一往情深、拜伦笔下的魔鬼英雄唐璜的乖张、雨果对上帝良善的人道主义呼唤,探寻人类个体价值和整体精神维度的建构之路。第三章探讨了欧洲社会在“上帝退隐后”,工业文明所催生的追求“最大幸福指数”的世俗人性。启蒙理性开发了人身上的功利主义因素,人的生存从以往的追求精神层面的“意义”转而变为追求物质生存和功名生存的“利益指数”。巴尔扎克细致而传神地描摹了十九世纪欧洲社会从功利主义到极端个人主义的社会风尚的演变;易卜生则在愈演愈烈的个人功利主义风潮中发现了社会功利主义的鬼魅幻影。于是,启蒙运动所承诺的有关人类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遂化为泡影,人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在“神性”和“魔性”间摇摆的人,托尔斯泰试图以“道德的自我完善"为灵肉分裂的人类指出救赎之路。
通过梳理十九世纪欧洲文学在“人的建构”这一主题上的价值更迭、变化,我们可以为整个欧洲文学的人道主义传统的发展路径做一些必要的反思:即任何时代,人的建构都不能离开价值理性的指引。无论是宗教的还是世俗的,作为人类精神的指引,这种价值理性应该具备超拔人性的能力。我们在十九世纪欧洲文学史中的巨擘雨果、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创作中深切地体会了他们对于人类精神的神性救赎的剀切肯綮地努力。尽管他们的力量是微薄的、他们的理想是乌托邦式的,但是我们却在其中领略了人类伟大灵魂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