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为海带多糖转化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从海洋环境中筛选具有海带多糖降解酶活性的微生物,应用于海带发酵生产乙醇的水解预处理。研究了海带发酵生产乙醇的水解条件优化、分批补料发酵等。主要内容如下:从腐烂的褐藻中筛选一株海藻多糖降解菌,编号L206,通过形态观察、生化单因子试验及16SrRNA分子鉴定,DNS法测定海藻多糖降解酶活性等。结果表明,菌株L206为白色噬琼胶菌(Agarivorans albus),属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生长对数期为3~21h,适宜生长的NaCl质量浓度为0%~3%(w/v);L206被海带粉诱导至72h时,综合复合酶活力达到最大,其中淀粉酶活力最高(28.17U/mL),木聚糖酶其次(23.83U/mL)。采用酸—市售酶—海藻多糖水解酶等工艺逐级水解海带,并用水解液发酵生产乙醇。结果表明,海带用0.4NHCl、3%纤维素酶、0.3%淀粉酶及白色噬琼胶菌产生的海藻多糖降解酶逐级水解,水解液再经12%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BCRC21686、BCRC21687、BCRC22220)(浓度各4%)发酵7d,海带生产乙醇的最大浓度可达1.1%(v/v)(3d),最大乙醇产率为17.56g/100g。进一步对酸水解工艺进行改进,采用0.1N柠檬酸、0.1N草酸、0.4N盐酸、0.6N硫酸水解海带,水解液再用3%纤维素酶、0.3%淀粉酶及白色噬琼胶菌产生的海藻多糖降解酶逐级水解,发酵菌改为12%耐盐酿酒酵母菌(S.cerevisiae BCRC21824)发酵6d。结果表明:海带发酵4d,1%草酸水解工艺的乙醇产率(25.56g/100g)略高于0.4N盐酸工艺(24.59g/100g)。采用0.1N草酸、3%纤维素酶、0.3%淀粉酶及白色噬琼胶菌产生的海藻多糖降解酶逐级水解,发酵菌改为24%酿酒酵母菌(S.cerevisiaeBCRC21824)发酵3d,开始分批补料,每天加入50mL海带水解液,共发酵8d,结果表明第8天产生最大乙醇浓度为1.61%(8d),最大乙醇产率为25.74g/1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