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禅让研究包含许多层面,譬如从考古的角度可以做关于禅让传说的研究,从制度的角度可以对先秦之后的禅让进行礼仪方面的探究,从文化的的角度可以做禅让文化的研究。本文主要是对先秦儒家诸子的禅让思想进行研究,在分析与对比中揭示先秦儒家诸子对于禅让传说的态度问题以及诸子对于在所处时代实行禅让的立场。 本文首先对“禅让”一词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界定。本文从是否包含道德性、血缘和时空等角度出发将禅让划分为广义禅让、狭义禅让、外禅和内禅等。对于先秦诸子禅让思想的分析也严格遵循着这一概念划分。由于禅让包含着大量的被赋予的道德性因素,本文抽象出了“纯粹的权力传递”这一概念来揭示在道德价值涵盖下的权力传递实质。 本文对先秦儒家诸子的研究包括两个重点。第一,先秦儒家诸子对于禅让传说的态度问题。第二,诸子对于在所处时代实行禅让的所持的立场问题。本文着重对苟子的禅让思想进行了研究,在文中紧紧把握“有擅国,无擅天下,古今一也。”这一核心观点,分析古今“国家观”与“天下观”的概念区别,试图对荀子的禅让思想进行合理阐释并对《正论》篇与《成相》篇的貌似矛盾之处,作出合理地解答。 通过本文的研究很明显地看出禅让思潮在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深远。这种状况导致先秦儒家诸子对禅让的研究、阐释逐渐从行为向制度过渡,从简单的撷取禅让行为中的道德因素向论证禅让制度层面的合理性转变。在孔子、孟子和荀子三者之间,这种脉络清晰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