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树木分布海拔范围上限(upper elevational tree limit)作为一类生物群落交错区,是植被能够在较短的空间距离内发生剧烈变化的区域,其对于气候变化非常敏感。本研究以树木分布海拔上限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两种不同尺度上进行分析研究。局域尺度上,本研究在秦岭地区沿海拔梯度针对三种树木[即树线树木落叶针叶树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以及树线之下的常绿针叶树巴山冷杉(Abi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出 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木分布海拔范围上限(upper elevational tree limit)作为一类生物群落交错区,是植被能够在较短的空间距离内发生剧烈变化的区域,其对于气候变化非常敏感。本研究以树木分布海拔上限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两种不同尺度上进行分析研究。局域尺度上,本研究在秦岭地区沿海拔梯度针对三种树木[即树线树木落叶针叶树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以及树线之下的常绿针叶树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和落叶阔叶树牛皮桦(Betula utilis)]海拔上限进行野外调查,综合运用树木年轮学与点格局分析的方法,并结合气候、地形以及土壤等因素,综合性地探讨和比较树木海拔上限对于气候变化的响应。全球尺度上,本研究以收集的273个1900年后的树线迁移动态为基础数据,确定树线迁移的主要影响因子,构建树线追踪气候变化的全球性格局,并探讨气候变暖对这一格局的影响。另外,本研究再以收集的全球150个树线区域的树木密度变化以及1950年之后的树线迁移动态为基础数据,构建树线迁移与树木密度变化之间差异的全球性格局,并探讨气候变化对这一格局的影响。本研究从多方面比较了树木海拔上限的动态变化,旨在阐明树木海拔上限在不同尺度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从而更加系统、全面地为评估气候变化对山地森林群落结构、功能和动态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秦岭地区,本研究在三种树木海拔上限分别建立了3个垂直样带,利用树木年轮生态学的方法重建了过去三百年树木上限的动态结构。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秦岭地区三种树木海拔上限在过去三百年间均发生了位置的上移。然而,温度变暖驱使的三种不同树木海拔上限的迁移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太白红杉海拔上限在过去的一百年间迁移程度最大,平均距离为24.7米,然而非树线树木(巴山冷杉和牛皮桦)海拔上限仅发生了轻微的迁移。另外,点格局分析的结果发现,三种树木海拔上限的迁移差异是由于种间竞争导致的,因为非树线树木经历了较为强烈的种间竞争,而树线树木海拔上限几乎不存在种间竞争。(2)为了进一步验证竞争对于树木海拔上限迁移的调控作用,在秦岭地区,本研究通过Hegyi竞争指数定量化地描述了树木海拔上限的竞争强度。结果发现,温度变暖使得树木间竞争强度不断加剧,其对树木海拔上限的迁移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3)为了进一步阐明地理分布或者物种特异性相关因子对于树木海拔上限动态的影响,本研究在分析中引入生物交互作用、地形以及土壤等因子,结果表明,植被厚度指数(vegetation thickness index,TI)、土壤特征和坡度共同解释了树木海拔上限迁移总体变量的71%,而单一的植被厚度指数解释了超过78%的被解释变量,并且仅有植被厚度指数与树木海拔上限迁移表现出了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也进一步说明,除了温度之外,生物交互作用是一个参与局域尺度树木海拔上限迁移的重要调控因子。(4)由于过去几乎所有的树线(treeline)动态相关研究都是基于实际观测到的树线迁移,本研究将这一关注点进行拓展,比较了树线迁移速率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利用树线迁移比率(即实际观测的迁移高度与温度变暖导致的期望迁移高度之间的比值,treeline shift ratio)来衡量树线追踪温度变暖的程度,并进一步确定不同程度的温度变化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树线迁移比率。结果表明,在全球尺度上温度是决定树线迁移的一个重要因子,并且树线的迁移速率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加。全球只有25.3%的树线迁移能够跟上气候变化的速率。树线迁移比率在不同气候区对于温度变化表现出了相同的响应趋势,其与不断增加的温度表现出了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尽管不断加速的气候变暖提升了树线的位置,但却降低了树线追踪它们对应热量边界的能力。(5)通过比较标准化的树线迁移速率与树木致密化速率,本研究构建了树线迁移与树木密度变化之间差值的全球性格局,并进一步引入气候、地理分布、物种分类以及研究时间等相关因素来阐述这一全球性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全球仅有37.3%的树线没有出现位置迁移和密度变化之间对于温度变暖响应的明显差异,另外,29.3%的树线出现了迁移快于密度变化的现象,33.3%的树线出现了密度变化快于迁移的现象。温度变化(特别是夏季温度变化)与树线位置迁移和密度变化之间的差值表现出了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并且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东、西半球)也表现出了一致的负相关关系,这表明温度变化对树线动态的全球性格局的形成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原子频标工作参数的选择对频标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研究被动型铷原子频标工作参数选择的问题。作者首先综述了原子频率标准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然后,对铷原子频标的控制环路特性、环路噪声对输出频率稳定度的影响、量子系统的参数选择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最后结合对频标输出稳定度的一些影响因素,提出并部分实现了数字化技术在铷原子频标中的一些应用方案。对被动型铷原子频标的控制环路以及环路的噪声在频域内
原子激发态结构始终是原子物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内容;原子的自电离态作为一种新颖的原子状态而具有研究意义。原子结构的理论计算是研究原子结构的重要手段。鞍点复转动方法(Saddle-point complex-rotation method)是较近出现的一种有效的计算自电离态的方法;全实加关联(Full-coreplus correlation)方法既发挥了传统组态相互作用方法在描述电子关联效应方面的优
在原子分子物理领域中,超精细结构和同位素位移的研究由来已久,并具有特殊的地位,对于研究频率标准应用尤其重要。随着离子阱和激光冷却技术以及其它高新技术的发展和需求,人们致力于研制更高准确的频标。87Sr+离子是离子阱光频标的侯选离子之一,为了提供实验上的需要,本文完成了87Sr+离子的超精细结构以及同位素位移的计算。本文采用图示多体微扰论的有效算符方法来计算超精细结构。用基样条方法构造一个薛定谔方程
元话语研究离不开分类描写,如Hyland的分类。近年来,随着元语用学的迅速发展,元话语分类研究迎来了新的契机。在厘清元话语与元语用关系之后,借鉴Culpeper和Haugh等学者的元语用理论以及Jakobson划分语言功能时参照各个交际维度的做法,本研究对元语用意识进行了基于交际事件相关因素的分类,进而尝试提出一种关于元话语的新分类,旨在为今后各种涉及元话语的话语分析提供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
已有研究表明木本植物栖息地丧失对生物多样性具有持续的负面影响,但量化栖息地丧失对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影响的相关研究还十分有限。此外,人为活动造成的木本植物栖息地丧失、全球气候变化及伴随的景观变化很可能通过在大尺度地理区域内的分布区扩张或收缩及隔离等来影响当前生物多样性分布。因此,理解人为干扰对木本植物遗传学方面有何影响至关重要。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为苦木科臭椿属植物,是东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中国亚热带地区典型的植被类型。近年来人们对其相关的森林要素对过去环境变化的响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藤本植物作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的恢复和演替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大多数的系统地理学研究大多集中在常绿乔木上很少有藤本植物研究。在这里,我们选择了湿润的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常见的林下木质落叶藤本植物毛花猕猴桃为研究对象。毛花猕猴桃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多年
桃起源于中国,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桃树先开花后长叶,花朵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中花瓣数量是决定桃花观赏性状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关于桃花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花期及着色机理,而对重瓣性状形成机理的研究较少;同时雄性不育与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密切相关,但桃雄性不育机理不清。为此,本论文开展了桃重瓣及雄性不育性状形成机理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首先,研究了ABCE模型基因对重瓣性状的调控作用。在桃基
微藻是一类形态微小、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植物,其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油脂、色素和生物活性物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生物能源和环境修复领域。然而,微藻规模化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生物污染问题,成为制约微藻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其中浮游动物和寄生真菌污染发展快、危害大,常导致培养失败,目前还未开发出高效经济的控制技术。本学科组前期通过对多种物理、化学方法进行试验,首次发现阴离子表面
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丰富,拥有世界上近一半的已知植物。这些地区气候宜人,适合集约化的农业生产,因此成为现居住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人口压力增大导致大量的热带森林被砍伐,使得许多热带森林高度碎片化。狭域分布的植物在这些破碎的森林中面临灭绝的威胁,这使其生境成为最重要的且需优先保护的生态系统。位于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东部的弧形山(EAM),特有物种和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范围狭窄及高度集中,使该地区被列为世界36
氮是所有生物体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适量的氮素在湿地中为生物提供营养并维持着湿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高负荷的氮素通常导致湿地营养过剩,引发湿地生态系统失衡,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与健康。氮素循环主要是由微生物驱动,因此揭示氮循环微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地理分布及其群落构建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来,人们一直围绕着微生物群落的生物地理分布模式、生物多样性格局以及群落构建机制开展研究,且已取得了初步进展,但对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