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师体育院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学科和术科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术科教师在整个教师队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体育教育事业的成败,体育教育改革质量的优劣都与术科教师的素质和专业化程度密不可分。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高师体育院校的术科教师亟待更新观念和发展自身教学知识。探究我国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的途径和影响因素,以期为体育术科教师的专业化提供有益的参考。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并综合运用了教育学、体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对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来源和途径进行了研究,探索出各种知识来源的重要性及作用。研究认为: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的教学知识可以分成“教学的课程知识”、“教学的内容知识”、“教学的方法知识”三类。各类教学知识生成的来源或者说获得的途径有很多种,按照教师自身成长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知识来源来划分,主要包括“学生时代的课程学习”、“职前培训”、“在职培训、学习及参与各种活动的经验(岗前培训、进修学习、教研活动、学术交流及科研活动、阅读专业书刊、教学反思等)”三种来源。学生时代的课程学习是术科教师“教学的课程知识”的重要来源,为术科教师知识结构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术科教师积累基础知识和培养基本教学能力的主要时期。职前的各种学习与培训是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教学的方法知识”的重要来源,是术科教师能够及时胜任教学而进行的短期发展知识的过渡阶段。对于工作时间较长的术科教师而言,更多的教学知识则是来源于在职期间,因为职后生涯漫长,接受各种教育、专业培调及参与各种活动的时间和机会远远多于职前,为术科教师“教学的课程知识”、“教学的内容知识”、“教学的方法知识”全方位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来源。影响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知识发展的因素也很多,包括诸多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通过分析提出以下建议:(1)优化课程设置,促进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教学知识结构的形成。(2)抓好在职培训工作,提高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教学胜任能力。(3)积极开展各种有组织的专业活动,促进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教学知识的全面发展。(4)注重职后的各种学习及活动,促进术科教师自身教学知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