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黄土研究在第四纪古气候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记录着详细的古气候信息,对于研究古环境变化的意义重大,一直以来是地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研究近几十年来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由于黄土剖面区域位置不同,在地层磁极性倒转位置、沉积物来源以及区域气候环境响应等问题上,还存在诸多分歧。因此,在黄土高原地区做进一步深入研究非常必要。开展古环境研究工作的基础,是获取高分辨率的年代标尺。磁性地层学的研究是第四纪长尺度黄土-古土壤序列年代学工作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依托我校承担的国家地质调查局《陕西1:5万草碧镇、两亭、招贤、千阳、凤翔、姚家沟六幅黄土覆盖区填图试点》项目,以在宝鸡凤翔黄土坮塬区开展的黄土钻探所获取的岩芯为研究材料,对钻孔黄土-古土壤地层开展高精度的古地磁研究工作,并结合黄土高原地区典型剖面的古地磁结果,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经过本文研究认为黄土段巨厚的正极性带属于重磁化现象,原因主要是岩性较为疏松,岩性描述可见有细砂中砂等存在,经过泥浆浸泡之后磁性矿物的方向发生变化随后随着现代地磁场方向而表现正极性带;(2)长岩芯交变退磁和分离样品热退磁数据相结合,得出宝鸡凤翔钻孔黄土地层高精度的古地磁极性柱,并与国际标准极性柱(Gradstein et al 2012)进行对比,结合典型黄土剖面磁化率数据对比,获得钻孔岩芯磁极性转换事件的具体年龄,在此基础上运用线性内插法建立黄土段2.58 Ma以来地层分辨率为5cm的年代标尺;(3)本钻孔的B/M界限大致位于L8的底部,即46m左右,其对应深海氧同位素MIS20,Jaramillo事件的范围大致位于62-65m左右附近;Olduvai事件的范围大致位于110-115m左右附近,M/G界限位于L33的底部。(4)根据磁化率曲线划分黄土-古土壤层位,并和深海氧同位素进行对比,呈现良好的相关性,2.58~1.7Ma磁化率值整体来看处于低值,预示着气候寒冷干燥,主要受冬季风的控制;1.7~0.8Ma波峰波谷的振幅比较大,变化频率也较高较频繁,可以看出冬夏季风的强度较之前有所增加,变化幅度较大,周期较短。0.8Ma以来,磁化率曲线的变化幅度也比较大,变化强度和变化周期也相对之前较大。(5)本研究为渭河以及千河阶地黄土古环境以及该研究区的新构造运动提供了高分辨率的年代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