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探索牡丹江烟区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道路,本研究从分析与评价牡丹江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条件和烟叶质量特征入手,从优势、政策、财政、技术4个方面探讨牡丹江烟叶可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牡丹江烟区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道路,本研究从分析与评价牡丹江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条件和烟叶质量特征入手,从优势、政策、财政、技术4个方面探讨牡丹江烟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牡丹江烟区烟叶质量:牡丹江烤烟烟叶的外观质量优良,结构稍密(5.0分)、身份稍薄(6.5分);总糖(25.80%)、还原糖(20.83%)、钾(2.37%)、氮碱比(1.14)和钾氯比(9.13)均比较适宜,但总氮(1.40%)、烟碱(1.24%)、淀粉(2.30%)、氯含量相对较低(0.26%)。牡丹江烤烟具有中间香型的风格特征,香气量尚足,香气质中等,微有刺激性,余味尚干净舒适、燃烧性良好。2牡丹江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优势方面主要表现在:牡丹江烤烟生长前期温度较低(9.5℃),后期气温较高(16.2℃),有利于烤烟质量的提高;4-9月降雨量(474.1mm)和日照时数为1111.8h(虽然不及国内优质烟区,云南大理为2253.1h,福建三明为1727.6h),但可以充分满足优质烟叶生产的需要;土壤有机质(3.09%)和pH(6.04)适宜,全氮(0.28%)和速效磷(71.3mg/kg)含量偏高、碱解氮(92.34mg/kg)、速效钾(164.6mg/kg)和水溶性氯(12.35mg/kg)含量适宜,有利于优质烤烟生长;水利和煤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劳动力资源富足,交通发达,工业基础好。现阶段制约烟叶生产的因素主要有:牡丹江植烟土壤的全氮和有效磷含量高,说明在烟叶种植过程中应合理减少氮肥和磷肥的施用量。烟草的生产技术和种植规模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烤烟产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严重削弱了烤烟科技化进程;烤烟产业发展的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地力衰减。3牡丹江烟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在政策方面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牢烟叶发展的根基;在财政方面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工业企业通过科技项目合作,提供烟草科研经费,帮助烟农解决技术经费;在技术方面要强化科技力度,逐步改善牡丹江所生产的烟叶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须癣毛癣菌从临床角度和宿主亲缘性上可被分成亲人和亲动物性两类,分别容易导致人体上半部分(如头面部)和下半部分(如足、指/趾甲)的感染,本研究拟从形态学、生理试验、分子生物学和药敏试验四个方面对不同部位分离的须癣毛癣菌行一对比分析,明确二者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近3年从就诊患者不同身体部位分离的须癣毛癣菌48株,通过再培养形态学观察、尿素酶试验、PCR扩增ITS靶位和D1-D
氨甲喋呤(MTX),其结构与叶酸及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类似。常用于治疗风湿、肿瘤、炎症和皮肤疾病等。近年来,甲氨蝶呤是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基础药物。它可
脱落酸(ABA)是一种植物激素,在种子休眠萌发、根系结构、叶片衰老、气孔调节和非生物胁迫耐受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氧合酶(9-cis-epoxycarotenoid di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用6-8周龄,体重20±2 g的C57BL/6雄性小鼠作为实验小鼠,采用坐骨神经选择性结扎法(Spared
近年来,人随着们对于烟草的消费的逐渐上升,对烟草的产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提高烤烟生产的产量和质量,为我国的烟草工业的稳步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大
目的研究Per2基因过表达对于U87胶质瘤干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1.应用无血清的培养基(在其中添加生长因子bFGF、生长因子rhEGF、B27试剂和N2添加剂)和悬浮培养法诱导U87胶质瘤干细胞,然后用过表达慢病毒转染胶质瘤干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2.细胞转染后,利用嘌呤霉素对转染慢病毒的细胞进行筛选,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印记法检测过表达组、空载体组和正常组U87胶质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世界上主要的慢性肝病之一,但对其发病的膳食预防及研究机制仍处于不断探索中。本研究采用体外NAFLD细胞模型
目的:选择摄食的主要因素是源于摄入后引起愉悦感,通过摄食建立味觉感受,并积累味觉经验,即通过摄食奖赏机制促进进食。有研究报道,摄食偏好涉及多巴胺能系统,多巴胺(Dopamin
烟叶成熟度把控不够是叶县烟叶生产基地单元尤其中、上部烟叶质量上出现的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精准把握“贵烟”品牌需求的叶县“浓香型”中上部烟叶最佳成熟度,提高叶
本文从电力系统中励磁系统的作用出发,结合安康水电站实际工作需要,对发电机励磁系统更新技术改造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针对原交流他励可控硅静止励磁系统中存在的可靠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