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山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玉之一,有着7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对独山古玉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独山玉的文化特征和开发利用价值,为进一步拓宽独山玉的应用领域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对独山古玉的发现、应用及其工艺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简要介绍了独山古玉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重点研究了独山古玉的工艺特点及矿物学特征。对从黄山遗址采集的独山古玉标本进行了矿物学常规测试以及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发现黑色独山古玉的折射率为1.57-1.58,密度2.86-2.87,硬度6-6.5;块状构造,不等粒结构,颗粒度较大。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其颗粒边界明显,呈直线状,蚀变程度较高,长石大部分蚀变为闪石。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结果也表明黑色独山古玉的矿物成分主要为闪石,长石占少量部分。颗粒度的大小、颗粒边界形状、蚀变程度及矿物成分组成都是影响独山玉透明度的因素。古代先民们寻找独山玉矿的方法经历了偶然捡得、主动寻找和原始的小规模探采三个历史阶段。开采方法主要有挖土筋、采石筋、打眼放炮等几种。所使用的工具可分为开挖工具、运渣工具和照明工具三大类。古代开采独山玉不但费时、费力、不安全,而且采出的玉石块度小,对玉石资源的破坏较大。在新石器时代,雕琢独山玉的工具主要有石钻、砺石等,其质地多为砂岩和石英砂岩。剖玉、开片时所用到的解玉砂也多为石英砂岩颗粒,因为其硬度较高,为7度以上,高于独山玉的硬度(Hm=6-6.5)。制作独山古玉制品的工艺过程主要经历了选材、打剥、切割、琢磨几个步骤。在黄山遗址发现了早在六七千年前制作玉镯的全部过程的实物标本,其标本首次完整地向世人展示了新石器时代玉镯加工工艺的全过程。这套实物标本的发现,解答了学术界关于新石器时代玉器雕琢工艺的许多疑惑,填补了对玉雕历史研究的一项空白。本文在对独山古玉理论和实验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拓宽独山玉应用价值的合理化建议,提出要充分合理地利用独山玉资源,尤其是目前在市场上作为等外品的黑色独山玉料,其成分与南阳黄山新石器时代普遍应用的独山古玉成分相同,因此可以用来制成仿古玉制品,以弘扬中国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