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晶Al-Cu薄膜的相变及其理论模型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mjmengm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富铝Al-Cu合金是典型的时效硬化合金,在适当条件下等温时效或退火时会获得过饱和固溶体→GPⅠ区(盘状)→GPⅡ区或θ″相(盘状)→θ′相(片状)→θ相的完整沉淀序列。纳米材料因为其独特的行为(如光、电、磁、声、力学和相变)与传统块体材料存在很大的差异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迄今,关于亚微米级Al-Cu薄膜的研究发现了不同于传统块体材料特殊相变特性,但是对于经适当热处理后晶粒尺寸仍然保持纳米尺度的纳米晶Al-Cu薄膜的相变研究尚未展开。本文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研究了纳米晶Al-Cu薄膜的相变,主要结果描述如下。获得纳米尺度晶粒的Al-Cu薄膜,特别是经过热处理后仍然可以保持纳米尺度的薄膜,是开展此一研究的前提与关键。经广泛探索,确定了合适的磁控溅射制备工艺。室温溅射的薄膜晶粒尺寸应尽可能小,且需控制好薄膜厚度,因为如果薄膜太薄,大量的沉淀相将在薄膜表面优先形核,而如果薄膜太厚,因为需要较长的的溅射时间,就不能获得小的纳米晶。制备过程中,溅射气压、溅射功率和溅射时间等是关键的工艺参数。最终选用的溅射参数为:溅射气压0.6Pa,溅射功率100W,溅射时间60分钟。制备了含铜量分别为1、2及4wt%,厚度约为5μm的纳米薄膜。制备过程使用的靶材为由纯度99.999%的纯铝及纯铜熔炼而成的合金靶材。所制备的薄膜平均晶粒尺寸约为20nm。经过热处理后的晶粒尺寸仍处于纳米尺度。为了认识纳米晶Al-Cu薄膜的相变行为,对溅射制备的纳米晶Al-Cu薄膜进行了500℃固溶处理后的连续冷却(在本文称为退火处理)和500℃固溶后液氮淬火再在150℃不同时间时效的两种方法处理并对它们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连续冷却过程是直接在差热扫描量热(DSC)测量仪中进行的,而时效处理是将封装在石英管中的样品在加热炉进行的。Al-4wt%Cu纳米薄膜冷却过程的DSC测量结果表明,所有经过500℃固溶30分钟及60分钟的样品在降温过程中(降温速率分别为10,20,30及40℃/min)只可见一个放热峰,意味着只发生一种
其他文献
IT系统正向高功率密度化、高频宽带化和大集成阵列化方向发展,要求在更小的基片上集成更多的元器件,除了依靠高密度集成技术的发展外,非半导体器件的共同集成成为制约世界IT
电催化材料是由电催化中心和催化骨架材料构成的,它们的电催化性能与组织结构密切相关,并且直接影响其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贵金属氧化物RuO2是最常用的电催化活性中心,金红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对运动声源进行识别和定量测量是掌握噪声发生机理和传播特性的基础,是科学高效地进行噪声污染防治的重要前提。目前已有的各种声场测量方法和技术由于原理及性能的限制,无法
电流变(ER)液,作为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类智能材料,由于其在电场作用下能在毫秒级时间内发生快速、可逆、可控的流变响应,因此在机电控制方面有重要的潜在应用。ER液一旦实现应用
当时光的巨手将四季之钟从春天的万物萌发轻拨至夏天的绿树成荫,一句铿锵的誓言响彻寰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如一把鲜红的火炬点燃整个神州大地。初心
期刊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两千多年前,孔子对如何为官从政给予了精辟的阐释,那就是“正”,包含着对公平公正、无偏无差等良政美治的向往与追求,并强调了执政者德行的
<正> 在超声诊断时,耦合剂在发射探头和被测物体之间起耦合作用,防止空气进入,使超声波顺利进入体内,以获得可靠的图象。目前,国家尚未有超声耦合剂的正式标准,但对其基本要
从蜂胶乙醇浸提液中分离到3个具有抗菌活性的结晶,经鉴定分别为芥子酸、异阿魏酸和咖啡酸,其乙醇浸提液中尚分离得到白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