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水网乡村植物景观风貌的研究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_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岭南地区水网乡村景观的建设正处于如火如荼的发展阶段,而在乡村景观中,植物作为具生命意义的个体,最能见证乡村景观的发展演替,也最能体现乡村景观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因此,对水网乡村植物景观风貌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广州南沙河涌区的三涌、七涌、十一涌、十四涌乡村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区域植物景观、建筑景观、河流景观及文化景观,主要分析植物景观构成特征、空间特征及文化特征,将空间类型分为滨河植物景观、街道植物景观、庭院植物景观、水塘植物景观及公共空间植物景观,分析东西向河涌及南北向河涌间不同空间类型的植物景观梯度变化特征,并结合广州水网地区独特的地理风貌特征、气候特征、文化特征,探讨水网乡村植物景观优化模式,以期建设具有水网地域特色的,能够真正传承地域文化的乡村植物景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广州南沙水网乡村植物景观基本特征研究区地处珠江入海口处,植物种类丰富,分析植物种类构成特征、数量构成特征、面积构成特征和分布特征,其中研究区域植物共有218种,隶属94科180属,种类以大戟科、桑科植物最多,豆科、蔷薇科、芸香科、棕榈科、禾本科植物次之。常绿植物共115种,落叶植物共40种,优势植物主要为龙眼、黄皮、香蕉、小叶榕等,外来植物种类仅占全部植物种类的3%,主要为草本植物决明和大米草等。(2)广州南沙水网乡村植物景观空间特征根据研究区域地理及植被现状条件,将空间细分为滨河空间、街道空间、庭院空间、水塘空间、公共空间五种类型,主要分析了不同空间类型的植物种类和数量的构成以及植物配置和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河涌由西向东及河涌间的植物景观梯度变化特征。(3)广州南沙水网乡村植物景观文化特征广州南沙水网区的乡村植物景观的文化特性包括符号特性、科学特性、美学特性和人格特性,符号特性体现在村口古树木棉、风水林等;科学特性即依据植物生长适应性,利于植物生长和乡村植物景观的形成与文化传承;美学特性即庭院观赏植物,人们的喜好随着时间、空间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文化潮流;人格特性,即依托植物抒发个人情怀满足个人审美及精神需求。并基于植物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剖析广州南沙植物文化特征。此外,还针对南沙河涌区的植物景观特征,归纳总结了庭院内外空间典型人文景观构建模式。(4)广州南沙水网乡村植物景观建设的优化策略基于以上植物特征分析,在满足本土性并传承地域文化的前提下,提出针对五种空间类型植物景观优化的建议及植物景观优化模式。具体主要包括见缝插绿、采用多样配置模式、点缀色叶或观花植物、结合植物风水文化内涵、废弃地改造等植物景观优化方式,以供具岭南特色的水网乡村植物规划建设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针对固体核磁共振中交叉极化(CP)的定量问题,提出了两种新的实验方法:QCP/QCPRC(Quantitative Cross Polarization andQuantitative Cross Polarization with Relaxatio
文章根据南方某电厂600MW机组锅炉省煤器爆管事件进行分析,得出机组运行时发生受热面泄漏相关处理措施及注意事项。为后续的机组安全运行提供科学指导及依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更多的人对建筑质量问题越来越重视,在水利工程中也是如此。工程的建设质量不仅仅影响到建设方、施工方乃至是设计方的社会
结合西门子PCS7系统的特点,介绍了远程I/O系统在空分装置中应用实例,重点描述了远程I/O系统的特点,整个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具体配置等完整应用解决方案。
为减少卷烟厂空调系统运行能耗和提高动力中心运行效率,对储丝间空调系统进行改造,提出一种基于双冷源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结果表明,采用双冷源温湿度独立控制方法,避
目的:探讨癌基因c-erbB-2、凋亡抑制基因bcl-2及转移抑制基因nm23-H1蛋白在原发性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9例原发性肺癌组织中
红细胞血型是人体的一种遗传性状,正常A型血人的红细胞上有A抗原,血清中有相应的抗B抗体。在某些疾病的影响下,血型抗原或抗体会减少或缺失,给正确鉴定血型带来困难,我科最近遇到1
目的:探讨门诊智慧服务提升患者就诊体验满意度的效率。方法:以全国综合医院门诊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目前综合医院门诊智慧服务的发展现状。结果:成功回收调
文章通过对先进宽体民用飞机A350的液压能源系统进行研究,对A350的液压系统的架构、用户、设备、驾驶舱简图页与控制面板、系统控制单元等进行了简要概述。
黏性食物是指富含黏性物质的食物,黏性物质存在于三大食品之中,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例如,豆豉的黏性起因于微生物的黏性物质,芋头的黏性源于植物黏性物质,而鳗鱼及鳖的黏性起源于动物性黏性物质。  黏性物质蕴藏着丰富的营养精华,容易消化吸收,所以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滋养强壮食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黏性食物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脏病、改善疲劳症、强化肝脏机能、增强免疫力、抗癌以及增加肠内有益菌等功效。以下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