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士大夫群体公法观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198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秦诸子认为公法泛指国家的法令,它与形形色色的私相对。《韩非子.有度》称:“古者世治之民,奉公法,废私术,专意一行,是以待任”。除此之外,古代公法还有另一层含义:即法本质属性中的平等、公正精神,其中亦不乏现代法学理论中所提倡的法律平等、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等宝贵的法律思想的雏形。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是一个强调等级特权与伦理纲常的封建社会,中国古代的士人的公法观念也不可避免地被打上这样历史形态的烙印,对此应该一分为二客观公正地来分析。法家提出一切“一断于法”,要一视同仁公而无私。《管子.五辅》谓:“公法行而私曲止”;《管子.任法》:“私说日益,而公法日损”。先秦法家这种公私对立的观念已经非常尖锐,从而反应了奴隶制渐趋瓦解与封建私有制兴起的转型期人欲之私与天下为公的法观念的冲突。立公灭私的法思想以国家本位为基础,以法尚公平执法原情为原则,历代封建王朝无不重视与推崇其在治国安邦中的特殊作用。宋太祖建国初就重视法制建设,建隆四年颁布了宋朝第一部法典《宋刑统》。宋太宗朝,进士及诸科引试日,并以律文疏卷问义,其后的神宗,孝宗更是树立了封建帝王变法和用法的典范。宋朝士大夫阶层亦深感法律的重要,苏东坡说“读书万遍不读律,致君尧舜终无术”。宋代士人与隋唐士人长于诗赋经义不同,他们更注重追求经世与入世,使得宋代士大夫群体在对待法律的态度上和以法律共治天下的关系上表现出了一种系心于天下的态度。宋代士大夫对法律的公正公平属性的认识也颇合于法的本质,在继承前代公法思想的基础上,宋代士大夫的公法观念突出地表现为:以法为公的观念;公平执法的观念;天下共治的观念;法的公信力观念。宋代士大夫对于法的理解在通向法的本质上更进一步,其中有不少的公法思想与观点都超越了时代甚至今天都有它的价值,这些是值得我们吸收借鉴的。但是士大夫作为参与共治天下的统治阶层,他们的“公法观”终究难脱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在司法实践中,时有执法不公,以权弄法的现象,因此又使公法变为不公。
其他文献
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一个显著特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加强与改进自身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党
关于文档一体化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兴起,并迅速形成热潮。但研究所涉及的层面大多为对文件和档案如何进行一体化管理,即探索文档一体化管理的模式,而很少将理论与技术
2005年底,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状元3609栏目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这是一档在普通劳动者之间展开行业技能竞赛的节目,以歌颂劳动者、弘扬主旋律为基调。
作为苹果家族的老朋友,国光苹果多年前就已被人们淘汰出了视野之外,它的更新版富士苹果几乎占据了整个中国苹果市场。富士苹果色彩艳丽,通体红晕,果形大,口味甘甜,博得了广大
琉球(今日本冲绳)与中国有着五百余年的友好关系,琉球册封使在中琉友好往来中,演变着尤其重要的角色,他们既是两国交往中重要的参与者也是两国友谊的见证者。本文就是以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