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香加皮三萜类化合物对模型大鼠食管癌病理变化的影响及其免疫调节作用,以期为治疗食管癌寻找有效药物,同时为中药香加皮的二次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食管癌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实验分组。1.1健康雄性F344大鼠141只,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大豆油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1.2以上各组大鼠按下列方法处理: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大豆油对照组肌注大豆油1ml/kg;模型组大鼠仅皮下注射甲基苄基亚硝胺NMBA(0.5mg/kg);治疗低剂量组在注射NMBA(0.5mg/kg)诱癌的同时预防性给予肌注香加皮三萜类化合物10mg/kg治疗;治疗高剂量组在注射NMBA(0.5mg/kg)诱癌的同时预防性给予肌注香加皮三萜类化合物20mg/kg治疗。以上各组均每周给药3次,共5周。2光镜下观察食管组织病理学变化。3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组大鼠食管粘膜PCNA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4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香加皮三萜类化合物对实验性大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5应用ELISA检测技术,分析香加皮三萜类化合物对实验性大鼠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L-2、IL-10水平的影响。结果:1实验动物一般状况:实验期间各组大鼠体重正常增长,各组间平均体重变化无显著性差异。正常对照组、大豆油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肝、肾、肺等脏器未见肉眼可见和组织病理学上的变化。2正常对照组及大豆油对照组在实验整个过程中未发现食管肿瘤的发生。用NMBA处理大鼠9周后,未发现食管肿瘤的发生。而NMBA处理大鼠15周后,约有18%的动物出现肉眼可见的多发或单发的隆起性病变,实验25周时,66.7%模型组大鼠发生肉眼可见(≥1mm)食管肿瘤;香加皮三萜类化合物高剂量治疗组和低剂量治疗组均明显降低了食管癌大鼠肿瘤发生,其发病率降至20%和33.3%(p<0.05)。3光镜下观察可见,正常大鼠食管粘膜上皮细胞层内存在少量炎细胞,无其他异常表现。模型组大鼠食管上皮出现一系列组织学变化,由增生到乳头状增生。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组食管粘膜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PCNA阳性反应,模型组PCNA表达随造模时间的延长而表达增强;诱癌不同时间(9、15、25周)其模型组PCNA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13.17±29.74、268.35±39.56、327.24±28.19,统计分析表明,模型组PCNA阳性表达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表达。香加皮三萜类化合物高低、剂量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PC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5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显示,NMBA诱癌9周,模型组外周血中CD4~+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CD4~+CD25~+ Tr细胞比例显著升高,此现象随诱癌时间的延长而加重。香加皮三萜类化合物治疗组诱癌9周、15周后,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外周血中CD4~+T细胞比例升高,CD4~+CD25~+ Tr细胞比例降低(p<0.05)。6 ELISA检测结果显示,NMBA诱癌9周,模型组大鼠外周血IL-10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大豆油对照组,但随诱癌时间延长未见显著性变化。香加皮三萜类化合物治疗组诱癌9周、15周后,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外周血中IL-10水平显著下降(p<0.05)。7 ELISA检测结果显示,NMBA诱癌9周,模型组大鼠外周血IL-2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大豆油对照组,但随诱癌时间延长未见显著性变化。香加皮三萜类化合物治疗组诱癌9周、15周后,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外周血中IL-2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1香加皮三萜类化合物高剂量治疗组和低剂量治疗组均明显降低大鼠食管癌的发生率。2模型组大鼠食管粘膜PCNA的表达随造模时间的延长而表达增强。3香加皮三萜类化合物能使大鼠食管癌外周血中CD4~+ T细胞比例升高、CD4~+CD25~+ Tr细胞比例降低;4香加皮三萜类化合物可有效抑制实验性食管癌大鼠外周血IL-10的表达、增加实验性食管癌大鼠外周血中IL-2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