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的会计准则改革体现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全面确立,对此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都给予了高度关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内外对公允价值会计是否适用产生了争论。本文试图主要从公允价值改革效果预期的理论分析和来自使用者调查两个方面分析我国公允价值会计改革效果,并进而提出坚持公允价值会计改革的建议。历史成本为主的传统会计显然无法应对衍生工具的披露问题,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于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也无能为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会计界认同了资产计价要符合“未来经济利益”的本质属性的观点,收益确认观的转变是公允价值应用的理论依据。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是财务报告的根本目标,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及其在资源配置中主导地位的确立,促使财务报告的目标由以受托责任观为主转为决策有用观为主。公允价值会计适应了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的转变,体现了面向用户的会计创新,通过动态反映,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真实反映,因而其相关性和可靠性并不矛盾。通过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础的阐释,明确了公允价值会计引入在理论上的必然性。在200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因为被指责为“放大了金融危机,进一步打击了投资者信心”而饱受争议。但理论研究和经验事实证明,公允价值会计并非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因此,公允价值会计最终得以保留。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改革效果,进而对公允价值改革的理论设计与现实作了比较分析。借助于在小范围的问卷调查,总结得出公允价值在实务中是可行的,因而我们应该继续坚持公允价值会计改革我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与国际上较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目前尚存在限制公允价值有效运用的现实障碍,比如市场经济不够健全有效、会计监管体系薄弱、公允价值计量上难以操作等。这些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决定了我们必须继续深化公允价值改革,尽力推动配合公允价值会计改革的环境转变。我国尚不具备全面采用公允价值会计的条件,因此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并不具有主导性,目前会计准则体系仍然是以历史成本为主,适度运用公允价值。在目前现实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可能将所有的会计要素都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将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并存。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应该仍然以历史成本作为基本的会计框架,结合补充公允价值的信息,多种计量属性并存将是我国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