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分析合肥市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入手,通过对合肥市城区2005—2012年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分析,从规模、结构、集约和和生态效益四个方面构建了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变异系数法和多因素加权综合评价法对合肥市城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而对合肥市城区建设用地需求进行预测,并运用马尔科夫链分析法对土地利用结构态势进行分析,最后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态势进行分析。研究结论:(1)合肥市城区2005-2012年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分值整体上呈稳步递增的趋势,2006年较2005年有所下降,此后开始逐年增长,直到2012年出现降低,但较2010年仍趋于增长(2)合肥市城区近年经济发展迅速,城区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建设用地需求量大,通过对合肥市城区建设用地的需求预测,综合考虑到各方面需求和限制因素,新增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大于规划控制的新增建设用地面积(3)合肥市城区土地利用结构效益水平中等,整体上低于城市的规模效益,绿地比重有待提高,从而有利于实现城区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高居民生活环境(4)合肥市城区2012年单位面积建设用地投入额为772.854元/平方米,集约效益水平一般,通过对合肥市城区土地集约效益态势的分析,城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大,预测到2020年单位面积建设用地投入额可达到1 371.36元/平方米。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首先,通过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合理的城市增长边界和控制城区人口增长,从而有效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实现合肥市城区土地精明增长。其次,从推广土地储备制度、借助城市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和开展城区立体开发,以达到宏观上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调节和实现城区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全面。最后,制定合肥市城区用地集约度门槛、提高土地容积率和建立集约用地考核评价制度,从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