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声传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以与讲话人几乎同步的速度,用口头形式重新表达出来的一种翻译实践。作为口译质量评估的重要原则,连贯性指的是语言深层意义上的连接,而这种深层的连贯又是通过表层结构的句子来表现,其中衔接手段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衔接不是构建连贯的必要和充分手段,但这些形式的标记的确为语篇理解起了路标导航的作用。因此,本文希望借助衔接理论的成果通过实证研究来考察衔接手段对口译连贯的影响和衔接手段在英汉同声传译过程中的转换。 本文以韩礼德的衔接理论(1976)为基础对两名专业译员和一名学员的口译笔录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分析指称的转换方式及不同方式对译语连贯的影响。 指称中的it和that在指代上文提到过的名词时通常有以下几种转换方式:中文代词、零指称、名词显化(explicitation)和转化(structural shift)。由于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过多使用中文代词会造成译语连贯性下降。如果译员对原语理解较为深刻,就会很少拘泥于原来的形式标记,而去适应汉语习惯,多采用其他几种转换方式。 本文对原语中的extended reference(所指不是具体事物,而是一系列动作或是过程)单独作了对比统计研究,发现这类指称不会给译员造成障碍,通常可用“这”指代上文提到过的内容。如果译员理解得更具体,可用“这么说”,“这么做”或是“这种情况”指代。 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that相当于“那”而在话语中,相当于汉语中的“这”。这是由于汉语语篇中,“这”可用来指称别人说的话或提到的事,而在相同情况下,英语中用that(朱永生:2002)。本文对这种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证明了上述观点。 词汇衔接包括重复和搭配。由于话语是围绕某个主题进行,其中的词汇也是围绕该主题。词汇重复可使译员更准确而全面的理解话语,而在表达时可省略部分重复内容,节省精力。借助词汇搭配译员可更好的运用预测策略。 由于本次试验人数较少,所得结论还需大规模的实验进行证明。本文仅是初步将跨学科的研究成果引入口译实证研究,以提高对口译宏观认识和微观问题的理解,使口译理论不断完善,以便更好指导口译实践。